T cell受體
T細胞受體(TCR)是存在于T細胞表面能夠識別和結合蛋白質抗原的特異性受體,為所有T細胞的特征性標志。TCR通過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由抗原提呈細胞(APC) 表面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 (MHC) 所提呈的特異性抗原肽,形成TCR-抗原肽-MHC復合物 (TCR-pMHC complex),啟動第一傳導信號,從而誘導T細胞的活化并發揮適應性免疫效應功能。
1、TCR的結構
TCR是一個異源二聚體膜蛋白,屬于細胞表面分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TCR包括兩種類型的受體,分別是αβ鏈受體和γδ鏈受體,大約95%的人類外周血T淋巴細胞表達αβ鏈受體。
多數由高度易變的α亞基和β亞基通過二硫鍵連結構成。這一類T細胞被稱為αβ T細胞。少數含有γ亞基和δ亞基被稱為γδ T細胞。每條鏈的細胞外部分由兩個結構域組成。整體結構類似于免疫球蛋白(Ig)的抗原結合片段(Fab)的結構。距膜最遠的TCR結構域與Ig可變(V)區域相似,而距膜最近的TCR域與Ig恒定(C)區域相似。抗原結合由αβ或γδ鏈的V結構域產生的位點進行。已經確定TCR細胞外部分的三維(3-D)結構,與Ig具有很大相似性。

圖1. αβ鏈受體(TCR)結構示意圖
TCR識別抗原具有特異性和多樣性。TCR的V區(Vα、Vβ)又各有三個高變區CDR1、CDR2、CDR3,其中以CDR3變異最大,直接決定了TCR的抗原結合特異性。TCR的多樣性通過基因混合排列及組合設計的原則形成。據估計,其總量達到1015-1018之多,賦予個體幾乎是無限的抗原識別和應答能力,保證個體在多變環境中能和外來抗原(病原體)發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同時,T細胞也遵循克隆選擇的原則,即當TCR與同源抗原結合時,會導致T細胞的增殖以形成具有抗原特異性的T細胞克隆。
2、TCR信號通路
以αβ鏈TCR受體為例,TCR由可變的TCRαβ二聚體組成,因α鏈和β鏈胞質區特別短,需借助CD3分子傳遞激活信號,與CD3分子結合形成多亞基受體復合物。CD3由CD3γ、CD3δ、CD3ε和CD3ζ亞基組成。CD3亞基在胞質區都含有1-3個保守的免疫受體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ITAM會被Src家族酪氨酸激酶Lck和Fyn磷酸化。TCRαβ與APC細胞表面的MHC/抗原肽復合物(pMHC)結合導致CD3胞質區部分的生物學改變,這種生物學改變是TCR觸發的關鍵。目前關于TCR觸發機制,目前有3種主流說法:聚集,即在TCR同MHC/抗原肽復合體結合時因有關分子的物理性聚集而被觸發;構象改變,在TCR同MHC/抗原肽復合體結合時引起分子結構的改變而被觸發;分散與再分布,TCR同MHC/抗原肽復合體結合時引起的TCR-CD3復合物與其他細胞膜相關蛋白的分散與再分布。更多TCR信號通路相關內容>>
TCR信號的起始以及傳遞都受到精細的調控,包括正向以及負向的調控方式,其平衡一旦被破壞,將會影響免疫反應的效應或誘發自身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