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聯受體
酶聯受體又稱催化受體,都是一次跨膜蛋白,細胞內結構域常常具有某種酶的活性。酶聯受體具有與G蛋白耦聯受體完全不同的分子結構和特性,這一跨膜信號轉導過程不需要G蛋白的參與,也沒有第二信使的產生。酶聯受體分子的胞質一側自身具有酶的活性,或者可直接結合并激活胞質中的酶,并由此實現細胞外信號對細胞功能的調節。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酶聯受體的細胞內結構域都具有酶活性,所以,按照受體的細胞內結構域是否具有酶活性將此類受體分為兩大類:缺少細胞內催化活性的酶聯受體和具有細胞內催化活性的受體。
酶聯受體對調控生長、繁殖、分化、生存的胞外信號分子的響應通常較為緩慢,它們發揮作用需要許多胞內轉導步驟,通常會引發基因表達的改變。但酶聯受體也能直接介導細胞骨架的迅速形變,改變細胞的形狀和移動方式。酶聯受體主要包括5類,分別是受體酪氨酸激酶(RTK)、受體絲氨酸/蘇氨酸激酶(RSTK)、受體酪氨酸磷酸酯酶、受體鳥苷酸環化酶及酪氨酸蛋白激酶聯受體。 其中,涉及藥物靶點最多的三類酶聯受體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和受體酪氨酸磷酸酶。
1、受體酪氨酸激酶
受體酪氨酸激酶(RTK)是最大的一類酶聯受體,它是生長因子的受體,同時也是能夠催化下游靶蛋白磷酸化的酶。目前在脊椎動物中已發現的50余種RTKs,可分為20個家族,而能夠激活RTKs的生長因子則超過100種。所有的RTKs均有三個部分組成:細胞外結構域、單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區以及胞內結構域。胞外區是結合配體結構域,含有配體結合位點的,配體是可溶性、膜結合的多肽或者蛋白類激素,比如胰島素和生長因子。胞內區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催化部位,具有自我磷酸化位點。其中,RTKs的細胞外部分包含多種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富半胱氨酸結構域、酸性結構域、免疫球蛋白樣結構域等)的結構域。圖一中列出了常見的幾類RTKs結構及對應受體:

圖1. 受體酪氨酸激酶結構示意圖
2、受體絲氨酸/蘇氨酸激酶
受體絲氨酸/蘇氨酸激酶(RSTK)是單次跨膜蛋白受體,在胞內區具有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該受體以異二聚體行使功能。主要配體是TGFβs家族成員,包括TGF-β1~TGF-β5,這些成員具有類似結構與功能,對細胞具有多方面的效應。依細胞類型不同,可能抑制細胞增殖、刺激胞外基質合成、刺激骨骼的形成、通過趨化性吸引細胞和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誘導信號等。
3、受體酪氨酸磷酸酶
受體酪氨酸磷酸酶為單次跨膜蛋白受體,受體胞內區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酯酶的活性,胞外配體與受體結合激發該酶活性,使特異的胞內信號蛋白的磷酸酪氨酸殘基去磷酸化,其作用是控制磷酸酪氨酸殘基的壽命,使靜止細胞具有較低的磷酸酪氨酸殘基的水平。它的作用不是簡單的與RPTK相反,可能與酪氨酸激酶一起協同工作,如參與細胞周期調控。白細胞表面的CD45屬這類受體,對具體配體的尚不了解。
4、熱門酶聯受體相關靶點
華美生物羅列了部分熱門酶聯受體相關靶點,點擊對應靶點可查看該靶點相關的所有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