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采用抗PD-1抗體的免疫療法徹底改變了晚期黑色素瘤及越來越多其他癌癥的治療。然而有60-70%的黑色素瘤對抗PD-1抗體耐藥,當前迫切需要了解如何鑒別哪些患者將會或不會對這種治療產生反應,由此最終提高反應率。 ...
查看詳情
CRISPR-Cas9原本是細菌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演化出的重要防御機制。規律成簇的間隔短回文重復CRISPR與內切酶Cas9的組合,可以在引導RNA的指引下,靶標并切割入侵者的遺傳物質。 2012年研究者們利用這一特點,將CRIS...
查看詳情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我們的身體需要控制腸道菌群,以防止一個有益的環境變成危險環境。但是,我們尚不知道,我們的身體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最近,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讓...
查看詳情
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近十年來HIV的治療和預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HIV攜帶者的壽命大大延長,新HIV感染者已經從2002年的三百三十萬減少到了2...
查看詳情
30年前,美國政府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 一個長達13年的測序及繪制所有人類基因的研究項目。盡管項目一開始遭到了懷疑乃至反對,但是該計劃卻讓遺傳學研究領域從此煥然一新,并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學計劃...
查看詳情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阻斷CD47可通過抑制IL-1觸發的致病Th17細胞浸潤減輕自身免疫性炎癥。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3月16日的Journal of Autoimmunity雜志上。 ...
查看詳情
當機體無法有效降低血糖的時候,糖尿病就會悄然發生。這種疾病是隱藏的健康殺手。世界上每11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糖尿病,但只有一半的人被診斷出來。糖尿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1型糖尿病(T1D)是因為免疫系統殺死...
查看詳情
最近,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在乳腺癌和肺癌細胞中的一個關鍵分子,可以幫助關掉腫瘤的擴散能力。研究人員將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EMBO Reports》,可能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某種治療方...
查看詳情
《碟中諜4》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特工利用安裝在眼睛上的智能隱形眼鏡來尋找和鎖定目標人物。有人曾預言這項技術在20年內都不會實現,但事實是已經有人在研究它了。 谷歌眼鏡(Google Gl...
查看詳情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2015精準醫學壓軸大戲即將上演)中國政府有望在今年3月批準它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之后正式宣布該計劃。盡...
查看詳情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第一次在一個小鼠轉移癌模型中,直接觀察到了當侵襲性癌細胞遷移到肺臟時它們是如何建立灘頭陣地的。他們看到的非常令人驚訝:定位在肺臟的早期“先頭”癌細胞通常死亡,但它們首先...
查看詳情
Bristol大學、Broad研究所和麻省總醫院(Broad)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自閉癥譜系障礙(ASD)與普通人ASD相關性狀的遺傳學關聯。這項研究表明,自閉癥的風險基因廣泛存在于普通人...
查看詳情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對于腦瘤已經有了很多了解,例如:科學家發現腦瘤難題的重要部分;Nature子刊:腦瘤耐藥性的關鍵因素。但是,仍然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腦瘤的病因學尚不清楚,治療效果仍然較差。因此迫切...
查看詳情
Johns Hopkins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一頓吃多少取決于大腦的一種酶,刪除這種酶會大大增加小鼠的食量并導致肥胖。這項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研究,為治療肥胖提供了新的潛在靶標。 肥胖會造成胰島素、血糖和...
查看詳情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對于RNA(核糖核酸)編輯在癌癥中可能發揮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參與腫瘤發生和發展的一種新機制,并因此可能在未來...
查看詳情
我們的大腦擁有令人驚奇的連通性,里面擠滿了細胞,它們之間不斷地進行著溝通。這種溝通發生在突觸之間——突觸是神經遞質從一個神經元跳躍到另一個神經元的中轉站,可讓我們思考,以進行學習和記憶。 研究人...
查看詳情
來自四川大學、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與TP53丟失有關聯的片段缺失通過p53非依賴性機制驅動了癌癥。這項研究工作發布在3月16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四川大學是這篇論文的第一研...
查看詳情
不同于正常細胞,癌細胞會不受控制地增殖,從而導致其擴散至整個身體。這種不規則的增殖往往是由于突變的基因。最近,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CIRA)的Yasuhiro Yamada教授,對于骨腫瘤相關基因尤...
查看詳情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張時間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只不過有的人能堅持按照時間表來做自己的時候,有的人則無法做到。然而對于細胞來說,它們的時間表自細胞生成那天起就決定了,了解這一時間表能幫助我們理...
查看詳情
最近,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腫瘤細胞如何從最初的腫瘤部位開始它們擴散的第一步。這種擴散——稱為轉移(metastasis),引發了百分之90的癌癥死亡。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查看詳情
在2007年之前,非洲和亞洲感染寨卡病毒(Zika virus)的病例不足20例,而近幾年,它卻在巴西等國家大規模流行。對此,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流行前和流行中的寨卡病毒開展比較基因組分析,以期找到其中的原因。...
查看詳情
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現在可作為一種靈活、易使用的方法,靶向及追蹤活細胞中RNA的活動。發布在3月17日《細胞》(Cell)雜志上的這一新方法,有可能最終可用于研究廣泛的疾病相關RNA過程,及操控基因轉錄進行...
查看詳情
正常的干細胞通常有兩個拷貝的基因組。來自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和紐約干細胞基金會研究所(NYSCF)的科學家們,現成功培育出了一種攜帶單拷貝人類基因組的新型胚胎干細胞。他們的研究...
查看詳情
最近,一項涉及50個不同研究中心的全球性研究發現,有數百個基因可導致五種常見的、難以治療和使人衰弱的炎癥性疾病,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新療法鋪平了道路。 在昆士蘭科技大學和德國基爾大學(Christian-Albrech...
查看詳情
新的腫瘤藥物可讓醫生根據病人腫瘤的基因圖譜,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然而,這些藥物在某些病人中根本不起作用,它們在其他人中失去了效力。相繼有研究針對腫瘤耐藥性進行了探究,例如:Cell子刊:揭開腫瘤細胞...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