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科學家們解開了一個近200年歷史的進化謎題,這個謎題圍繞著的一組哺乳動物曾被達爾文稱作為是“發現的最奇怪的動物”。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大學領導的這項新研究證實了,在1萬年前消...
查看詳情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同事們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探究了一種細胞表面受體傳送信號的基本機制,由此為一種全新的藥物設計方法建立了概念證明。他們報告稱一種來自細胞外的合成分子——雙價抗體(diabod...
查看詳情
來自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遺傳研究表明,無論你是在烤面包或是構建一個生物體,以正確的順序按適當量始終如一地添加成分是成功的關鍵。 利用面包酵母,Patricia Wittkopp和同事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闡明...
查看詳情
科學家們一直對細胞中的蛋白質互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蛋白質互作可以揭示最基礎的生命功能,比如細胞分裂。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了在活細胞中研究蛋白質行為的新技術,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十...
查看詳情
如果你看過《雨人》這部電影,一定會對自閉癥哥哥玩撲克牌的那一幕印象深刻。事實上,愛丁堡大學和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與自閉癥風險相關的遺傳變異可能與更高的智力相關。這項成果于3月10日在線發...
查看詳情
生命的起源問題總是繞不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生命之初必須要有類似DNA或RNA的遺傳分子,將蛋白質合成指令傳遞下去。但在現代細胞中,DNA和RNA的復制離不開蛋白質的幫助。令事情更加復雜的是,如果沒有...
查看詳情
在許多癌癥中,癌細胞的擴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脅。人們往往可以通過手術、藥物、化療或者放療成功治療原發瘤,然而一旦癌癥擴散到機體的其他器官就很難再進行遏制。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阻斷癌細胞的轉移途徑,但目前...
查看詳情
在實驗室中獲得一次偶然的觀察發現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可讓危險的白血病細胞成熟為無害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的方法。這些研究結果發布在3月16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查看詳情
SUMO(小泛素相關修飾物)是泛素類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員,在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而且高度保守。SUMO與蛋白的共價連接稱為SUMO化,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后修飾,這種修飾對于蛋白質的功能、活性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詳情
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長度大于 200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 RNA。研究表明lncRNA作為一種重要的基因調控模式參了多種生物過程例如表觀遺傳調控、細胞周期調控、腫瘤發生和轉移等。通過...
查看詳情
來自南開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一種叫做HULC的長鏈非編碼RNA介導了肝癌細胞中異常的脂質代謝。研究論文發表在3月1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張曉東(Xiaodong Zhan...
查看詳情
從產前檢查到破碎腎結石,超聲已經成為了醫生們的通用工具。現在,一些研究團隊希望用這一技術治療一些嚴重的大腦疾病。 血腦屏障是大腦血管壁上的一層緊密細胞,它能保護大腦抵御感染、毒素和其他威脅。不過...
查看詳情
脊髓損傷很少治愈,這是因為受損的神經細胞不能夠再生。瘢痕組織以及神經內部的一些分子過程阻礙了長神經纖維的再生長。由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DZNE)的科學家們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科學》(Science...
查看詳情
在細胞與病毒之間的斗爭中,任何一方都可以使用詭計。由于雙方都需要細胞機器,一些控制細胞機器的分子信息極易遭受攔截或被篡改。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揭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反轉案例——感染肝臟的丙型肝...
查看詳情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與自身免疫和感染疾病有關的遺傳學變異。但他們對健康免疫系統的遺傳學調控還并不了解。 美國NIH領銜的研究團隊通過全面的免疫分型,在669對女性雙胞胎中分析了78,000個免疫性狀。他們...
查看詳情
坊間傳聞,已經有人用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改寫了人類胚胎的DNA。為此,美國再生醫學聯盟的主席Edward Lanphier聯合四位學者在三月十二日的Nature雜志上發表評論文章,號召研究者們暫時不要對人類生殖細胞進行基...
查看詳情
生物學研究離不開定量。對于絕對定量,通常需要利用已知濃度的分子繪制標準曲線。最近,麻省理工學院、梅約診所和賽默飛世爾科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介紹了一種新方法,能利用串聯質譜...
查看詳情
一項研究檢測了650名癌癥患者基因組中的1700萬個突變,得出了結論:整個人類基因組突變率的巨大差異是由于DNA修復機器所導致。“DNA拼讀校驗器”優先指向染色體中包含關鍵基因的重要部分。這項研究演示了來自醫...
查看詳情
細菌一直在與病毒或入侵核酸(質粒)進行斗爭,為此它們演化出了多種防御機制。CRISPR/Cas適應性免疫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在CRISPR和Cas的幫助下,細菌可以經由小RNA分子的引導,靶標和沉默入侵者遺傳信息的關鍵部...
查看詳情
各種各樣的信號分子確保了從未分化的細胞球發育至大小及外形正常的成人整個過程按計劃進行。牛津大學維爾康姆人類遺傳學中心結構生物學部(STRUBI)的Matthias Zebisch、共同領導者Yvonne Jones及同事們,與英國...
查看詳情
誰也不知道已在中國造成560多人感染、204人死亡的H7N9禽流感是否有可能進化至可以很容易地在人群間傳播。而現在在家禽中針對H7N9開展的一項迄今最大規模的基因組調查提供了關于這一病毒進化和傳播更為詳細的圖像...
查看詳情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作為CRISPR的強大的基因組編輯技術,成功地糾正了來自鐮狀細胞病患者的干細胞中的一種遺傳錯誤,隨后利用這些細胞生成了成熟的紅細胞。 對于某些鐮狀細胞病的患者而...
查看詳情
在由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領導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創新方法利用破傷風加強劑來刺激免疫系統增強了一種疫苗療法對于致命性腦腫瘤的效力,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 在發表于3月11日《自然》(Nature)...
查看詳情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構建出了起始識別復合物( 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的三維模型。ORC識別和結合特定DNA位點,啟動整個復制過程(延伸閱讀:華人學者解析DNA解旋機制的起源 )。就像繪制...
查看詳情
科學家們相信,身高、膚色、智力、疾病風險、是否易胖等一系列性狀差異,都是遺傳學和環境因素造成的結果。不過他們并不清楚這兩類因素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McGill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三月十一日的Nature Communic...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