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基因編輯引起軒然大波
日期:2015-03-16 08:46:00
坊間傳聞,已經有人用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改寫了人類胚胎的DNA。為此,美國再生醫學聯盟的主席Edward Lanphier聯合四位學者在三月十二日的Nature雜志上發表評論文章,號召研究者們暫時不要對人類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因為用現有技術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可能對后代產生無法預測的后果。
“這樣的技術可能被利用,進行非治療性的基因編輯。我們擔心這樣的倫理問題會引起公眾抗議,影響基因編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美好前景,”Lanphier等人指出。基因編輯技術的先驅Fyodor Urnov也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
現在有許多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用基因編輯工具(尤其是CRISPR)治療人類的基因缺陷(比如校正白細胞)。他們擔心,用基因編輯制造“設計嬰兒”會使這一技術遭到全方位的抵制。
生殖細胞基因編輯(改造胚胎、卵子或精子)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額角點,因為這樣的遺傳學改變會代代相傳影響后代。“我們需要停下任何涉及人類胚胎的生殖細胞基因編輯,”Lanphier說。
不過,也有不少科學家對此表示了異議。雖然在胚胎和生殖細胞中進行基因編輯需要經過廣泛的安全和倫理學討論。但這樣的研究有望消滅遺傳疾病,不應當因噎廢食。
各種相關嘗試
舉例來說,上海科技大學的遺傳學家黃行許(Xingxu Huang)正在申請倫理委員會批準,希望對廢棄的人類胚胎進行遺傳學修飾。他之前用CRISPR/Cas9系統對猴子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并且獲得了活蹦亂跳的基因工程猴。當然他不會允許人類胚胎實驗走那么遠,CRISPR技術“在人類中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他說。
Salk研究所的發育生物學家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正在用基因編輯技術去除線粒體的致病突變,他的研究對象是未受精的卵子。未來,經過線粒體修飾的人類卵子可能會用于IVF試管嬰兒,防止后代從母親那里遺傳到線粒體疾病。
另外還有傳言說,科學家們已經獲得了經過基因編輯的人類胚胎。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者告訴Nature團隊,相關論文正在考慮要發表出來。
廣泛的憂慮
北海道大學的Tetsuya Ishii去年發表綜述指出,生殖細胞基因編輯在許多國家都是明令禁止的。但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基因編輯技術(主要是CRISPR)帶來了新的沖擊。這些技術非常簡單很容易在生殖診所中使用,過早用于人類的可能性很高。
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基因編輯會出現脫靶效應,在靶點以外的地方引起突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劉光慧(Guanghui Liu)研究員之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干細胞中編輯一個基因,并沒有在其它基因組位點引起多少突變。不過,他警告說這只是一個個例。
加州大學的生化學家Jennifer Doudna認為,基因編輯技術在醫療上的每一個應用,都需要分別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Ishii最擔心的是美國和中國。生殖細胞基因編輯在美國并沒有被禁止,只是需要政府批準。但從歷史上看,這種限制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說那些未經驗證的干細胞治療。中國雖然有相關禁令但執行起來可能并不容易,比如說用超聲鑒定性別就沒有完全被控制住。而且中國的靈長類基因編輯發展得最為迅速。“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狡猾的生殖診所,” Ishii說。
上一篇: Nature子刊:蛋白質絕對定量的新方法
下一篇: Cell:健康免疫系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