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最近,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和Francis Crick學院帶領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組蛋白激酶在胚胎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一個潛在的癌癥藥物靶點。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 Reports...
查看詳情
擁有強大的基因組測序能力,千百萬的患者,及政府承諾給予的堅定支持:這些都是中國有望帶給精準醫學新興領域的寶貴資產。精準醫學是指利用基因組學、生理學和其他的數據來為個體量身定制治療方案。 在美國總...
查看詳情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肝癌的“壞種子”,并相信將來有一天能夠重編程它們對癌癥治療保持反應。這項研究發布在2015年12月24日的《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志上。 論文的資深作者是南加州大學K...
查看詳情
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近十年來HIV的治療和預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HIV攜帶者的壽命大大延長,新HIV感染者已經從2002年的三百三十萬減少到了2...
查看詳情
套細胞淋巴瘤(MCL)被認為是最具侵襲性的血癌,中位生存時間僅為七年,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很少。每年有三千美國人被診斷為MCL,盡管用于身體其他部位轉移瘤的個性化療法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系統性的將治...
查看詳情
今年第一期《Nature Methods》評出了2015的年度技術——單顆粒冷凍電鏡(cryo-EM)。除此之外,該雜志還對一些熱門技術進行了一番展望,包括細胞內蛋白標記、精準光遺傳學、高多重成像、亞細胞圖譜分析等等。 ...
查看詳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體內的衰老細胞越來越多。人們普遍認為,這些細胞影響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與多種老年病有關。 Mayo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靶標衰老細胞可以在自然衰老的小鼠中減少干細胞功能障礙和代謝疾...
查看詳情
最近,美國密蘇里大學(MU)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已知可抑制許多類型癌癥生長和擴散的基因,在某些類型的大腸癌中,卻有著相反的效果。這項研究結果,為新的結直腸癌療法,奠定了基礎。 本研究首席作者...
查看詳情
今年第一期《Nature Methods》評出了2015的年度技術——單顆粒冷凍電鏡(cryo-EM)。除此之外,該雜志還對一些熱門技術進行了一番展望,包括細胞內蛋白標記、精準光遺傳學、高多重成像、亞細胞圖譜分析等等。 ...
查看詳情
在佛羅里達木蟻中,大工蟻(majors)和小工蟻(minors)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它們的社會性行為存在很大差異。賓夕法尼亞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這些階級特異性的社會行為并非一成不變,可以人為地進行表...
查看詳情
今年第一期《Nature Methods》評出了2015的年度技術——單顆粒冷凍電鏡(cryo-EM)。除此之外,該雜志還對一些熱門技術進行了一番展望,包括細胞內蛋白標記、精準光遺傳學、高度多重成像、亞細胞圖譜分析等等...
查看詳情
最近,美國邁阿密大學Miller醫學院Sylvester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對大腸癌進行研究后,公布了一項關于“免疫系統對腫瘤發展的反應”的重要發現。這是有研究首次詳細檢測了干擾素基因信號通路的刺激蛋白(ST...
查看詳情
時近歲末,各大雜志接連進行了年終盤點,12月30日的《Nature Methods》也盤點了年度技術,選出了2015年最受關注,影響廣泛的技術成果: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 一個蛋白質或蛋白質復合物的三維結構...
查看詳情

細胞惡性轉化需要進行細胞身份識別。最近的證據越來越多地指向了細胞重新編程,這個過程就是完全分化的功能細胞失去其識別身份,同時獲得祖細胞的特征,而這正是癌癥發展早期的一個步驟。 這種細胞身份危機也會...
查看詳情
根據國際天文聯會小行星中心12月25日出版的第96939-97570號公報,第31230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屠呦呦(Tuyouyou)星,公報描述如下: 屠呦呦(生于1930年)是一名中國藥理學家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她發現了抗瘧藥青...
查看詳情
肺結核(TB)是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TBC)造成的常見傳染病。現有抗生素能夠緩解肺結核的癥狀,但治療往往持續數月而且還無法將其完全根除,導致這種疾病在治療數年后頻頻復發。 中科院、首都醫科大等機構的...
查看詳情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種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圖,但想要在一個樣本中尋找結構異常,你可以檢查基因組條形碼(barcode)——已知的靶向位點之間的一系列距離,通過切割這些位點上的DNA序列,并檢測切口之間的距離。然而,...
查看詳情
《自然》雜志日前對2016年的熱點研究領域進行了展望。 一是二氧化碳的吸收。一家瑞士公司將成為首個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并進行商業規模銷售的企業,此舉將成為研發有朝一日對抗全球變暖的大型設備的一塊敲門...
查看詳情
近日,一項發表在Neurology雜志上的研究論文指出,丙型肝炎病毒和個體患帕金森疾病的風險增加直接相關,帕金森疾病是僅次于阿爾茲海默氏癥的第二大常見的神經變性腦部疾病,而丙肝則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
查看詳情
工程師Robert Grass 說,盡管我們認為信息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但是它實際上是非常脆弱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用于存儲信息的硬盤驅動器和書籍等物理載體都會漸漸地失去作用。這位工程師在接受BBC 采訪的時候表示...
查看詳情
個體之間通過傳遞活體癌細胞來傳播癌癥——這被認為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袋獾面部腫瘤是少數已知具有傳染性的癌癥之一,正將這一物種逼到瀕于滅絕的境地。現在,科學家們報告稱在袋獾身上發現了第二種可傳染的癌...
查看詳情
細胞所面臨的一個常見問題是,它們被一股喜歡的氣味所包圍,必須確定其來源的方向。例如,神經細胞,形成長的延伸,被來自其他細胞的信號所吸引,以產生形成神經系統的網絡;同樣,清除細胞可識別有害細菌的氣味...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