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靶向肝癌的“壞種子”
日期:2016-01-08 08:48:04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肝癌的“壞種子”,并相信將來有一天能夠重編程它們對癌癥治療保持反應。這項研究發布在2015年12月24日的《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志上。
論文的資深作者是南加州大學Keck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性副教授Keigo Machida說,阻止變為肝腫瘤的化療耐藥干細胞增殖的關鍵是靶向干細胞標記物NANOG。
NANOG在早期癌癥中少見,但在III期肝癌中卻有著豐富的NANOG。它通過重新連線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中的代謝促進了癌癥擴散。
Machida說:“我們發現了癌癥治療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在癌癥中有一些壞種子。盡管我們用化療治療了患者,這些壞種子生存下來,促進了復發。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靶向癌癥中的這些壞種子以消除復發問題和轉移的原因。”
消除耐藥
這項研究采用了患者來源的干細胞和數以百計的肝腫瘤小鼠。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篇科學論文鑒別出了干細胞標記物NANOG的致癌信號通路,并確定了NANOG是將消除患者對肝癌患者最常見的化療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耐藥的一個靶點。
肝癌的發病率不斷地在增長。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統計,2015年估計有2.455萬人死于這一疾病。只有17.2%的肝癌確診患者生存期達到5年或以上。
一個新的癌癥治療靶點
論文共同作者、南加州大學表觀基因組中心生物信息專家Vasu Punj說,為了了解NANOG是如何重編程促進腫瘤生長的干細胞的,研究人員檢測了肝臟中的蛋白質、信使RNA和細胞代謝。
Punj說:“人們日益認識到,線粒體代謝靶向療法是未來開發出新的個體化治療策略一個有前景的領域。如果你能夠減少細胞對線粒體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分子的反應,NANOG將無法促進腫瘤進展。這將促使研究人員開發出一些針對肝癌的新治療策略。”
NANOG的功能
對于轉變為腫瘤的干細胞,NANOG控制了形成“線粒體代謝信號通路”的一些基因表達。它重編程了細胞:不再利用葡萄糖作為汽油,而是命令它們利用了脂肪酸。
Machida 說:“如果我們關閉這一替代信號通路,肝癌將會再度對化療恢復敏感。在未來,我們或許能夠給肝癌患者打針注射,將NANOG靶向性治療輸注到血液中。無論血液循環至何處,我們都將能夠把新指令傳達給癌癥的壞種子。”
上一篇: 中科院研究員發表HIV新成果
下一篇: Nature:中國大力推進精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