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維持生命的每一個過程,都是由蛋白質進行的。但是,了解這些復雜分子如何發揮它們的作用,取決于對其原子排列的了解——當它們相互作用時結構是如何變化的。但是直到現在,都沒有有效的方法,以這樣的細節和速度...
查看詳情
最近,來自美國幾所主要大學和俄羅斯ITMO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肺癌細胞中發現了一些新的驅動突變(driver mutations),可能用于基因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Genetics》雜志...
查看詳情
在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中,遺傳信息從DNA、RNA最后流向蛋白。基因組DNA和組蛋白上都存在可逆的表觀遺傳學修飾,這些修飾可以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基礎上調控基因的表達,并由此決定細胞的分化和發育情況。實際上,...
查看詳情
最近,來自華盛頓大學和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報道稱,一種對張力敏感的“故障安全性”蛋白,可在我們細胞分裂的時候,確保所產生的兩個細胞繼承了正常數目的染色體。...
查看詳情
最近,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帶領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生活在腸道中的細菌,可能遠程影響大腦中參與控制炎癥和神經退行性變的細胞活動。使用多發性硬化癥(MS)的臨床前模型,以及來自MS患者的樣本,該研究小組發...
查看詳情
通過采用強大的基因組技術,美國國家關節炎、肌肉骨骼和皮膚疾病研究所(NIAMS)的研究人員發現,先天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的發育逐漸讓這些細胞做好了快速響應感染的準備。這項發表在5月5日...
查看詳情
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T細胞——免疫系統的保安,可使用一種機械性的“握手”,來區分它們遇到的細胞是朋友還是敵人。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是由埃默里大學專門研究細胞過程...
查看詳情
細胞每分裂一次,就會復制一次它的DNA,然后分開兩份DNA拷貝,分裂成兩個子細胞。這一事件受到復雜的調控,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它受cyclins的影響——隨著細胞通過細胞周期的不同階段這組蛋白的水平會相應地上升...
查看詳情
最近,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道至關重要的補給線,癌細胞用其來獲取營養物質,這一發現可能帶來新的治療方法,阻止腫瘤的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志。 該研究小組阻...
查看詳情
單細胞轉錄組和甲基化組分析已經成為了單細胞研究的強大工具。然而,在單細胞中揭示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的直接關聯還比較困難。這是因為細胞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又不能同時檢測一個細胞的轉錄組和甲基化組。 ...
查看詳情
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是一種致命的代謝病,因參與膽固醇代謝的酶缺乏而引起。近日,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質譜的方法,可篩查新生兒中的這種疾病。此...
查看詳情
嚴重細菌感染會引起一連串的炎癥和細胞死亡,導致可能危及生命的膿毒癥。康涅狄格大學(UConn)的研究人員在Cell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革蘭氏陰性菌觸發這種危險反應的驚人機制。他們的研究表明,細胞很可能是...
查看詳情
最近,來自杜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從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種抗體,可優先攻擊癌細胞。這種抗體,通過靶定癌癥腫瘤利用的一種自然防御機制,而發揮作用。 體內的細胞本質上使用一種家庭安全系統,...
查看詳情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腸道就居住著許多促進消化和免疫的微生物。那么,新生兒免疫系統是如何學會忍受這些外來者的呢?科學家們發現,來自母乳的IgG抗體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讓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學會了...
查看詳情
如果,即使你想更快移動,但是你卻不能,會怎么樣?研究人員認為,決定著我們隨意運動有多快(例如穿過一個房間或彈鋼琴)的大腦部分,有點像一輛汽車。它有一個加速器使動作更快,也有一個剎車使它們慢下來。現...
查看詳情
我們每天都在和無數微生物打交道,回到家還要洗洗漱漱。但Cell雜志五月五日發表的一項宏基因組研究顯示,我們皮膚表面的微生物群體一直是高度穩定的。這些小家伙包裹著我們,就像一個無形的“小宇宙”。 我們...
查看詳情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Leonid Kruglyak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項新技術,利用基因編輯系統CRISPR來快速鑒別基因變異。研究結果有可能顯著推動繪制基因及確定它們功能的研究工作。相關論文發布在5月5日的...
查看詳情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受到廣泛關注,不僅被Science雜志評為2013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還被認為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后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模式。但是“癌癥免疫療法”是個特別模糊的概念,廣義上說,任何通過調節免疫系...
查看詳情
最近,一項大型國際合作研究,已經確定了5個新的基因區域,可增加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子宮內膜癌是影響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已知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區域有9個。 子宮內膜癌影響子宮內壁。在英國女性當中...
查看詳情
大自然是不斷進化的——其極限僅取決于威脅物種生存能力的變異。研究遺傳密碼的起源和發展,對于解釋生命的進化非常重要。最近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專門從事這一領域的一組生物學家,解釋...
查看詳情
RNA聚合酶II(Pol II)是我們基因表達的一個關鍵酶,負責將DNA轉錄為信使RNA(mRNA)。Pol II的轉錄精確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轉錄失真會引起衰老和人類疾病(比如癌癥)。好在Pol II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自身的...
查看詳情
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非常了不起,大量研究表明煙酰胺核糖可以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近日一項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
查看詳情
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乳腺癌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揭示出了與這一疾病相關的5個新基因,以及影響腫瘤生長的13個新突變標記。發表在《自然》(Nature)與《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兩篇研究論文的...
查看詳情
來自一些實驗室試驗和小鼠研究的結果表明,采用小劑量的一類特殊的獲批抗癌藥物——拓撲異構酶1 (topoisomerase 1 ,top1)抑制劑,或許可以保護機體免于過度的抗感染免疫反應,這些感染有時可導致敗血癥。敗...
查看詳情
樹苗不修剪,難成棟梁材,因此對于園丁來說,樹木只有定期修剪,去掉某些枝條,剩下的才能長得更好。同樣在發育期間,神經元生長與修剪也是必需的,來自Salk生物科學研究所的Rusty Gage等人發現成體小鼠中新生...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