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冠狀病毒OC43
人類冠狀病毒OC43,也稱為HCoV-OC43,是一種感染能力較低的冠狀病毒(CoV)類型。HCoV-OC43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癥狀通常類似于普通感冒。它于1967年由McIntosh等人首次從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人類胚胎氣管組織培養(OC)病毒(IBV)中分離出來。根據基因組的特征,冠狀病毒分為四個屬(α、β、γ和δ)。目前,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被分為α(CHCoV-229E、NL63)和β(HCoV-OC43、HKUI、SARS-CoV和MERS-CoV)兩類。
HCoV-OC43的結構?
HCoV-OC43的基因組總長度約為30.7kb,堿基對GC含量為36.9%。5'端具有帽狀結構,后面是一個65-98 bp的引導序列,以及一個對于復制和轉錄非常重要的未翻譯區域(UTR)。3'端也有一個非翻譯區域,后面是聚合物(a)尾巴。基因組的前2/3區域編碼一個包含16個非結構蛋白(NSP)的ORF1ab,后1/3區域編碼orf2a、HE、S、orfs5a、E、M和N(圖1)。orf1ab編碼nsp1-nsp6。

圖1. HCoV-OC43的結構
*這張圖表摘自《自然評論》雜志
HCoV-OC43如何進入易感染細胞?
Owczarek等發現,HCoV-OC43進入人類細胞的途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依賴caveolin-1的內吞作用途徑實現的,病毒包含的囊泡從細胞表面的剪切依賴于dynamin [1],通過共聚焦顯微鏡和分子生物學工具進行研究。此外,囊泡內吞過程需要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的重新排列。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宿主因子如干擾素誘導跨膜蛋白(IFITMs)常常通過其各種抗病毒功能阻止HCoV-229E、-NL63、SARS-CoV和MERS-CoV等冠狀病毒進入細胞,但IFITM2和IFITM3卻促進了HCoV-OC43進入人類細胞并隨后感染。
HCoV-OC43的感染癥狀?
HCoV-OC43在成年人中占所有普通感冒的30%。盡管HCoV-OC43主要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但也有一些病例表明它與免疫受損的兒童中的嚴重感染有關 [2]。與許多其他呼吸道感染一樣,HCoV-OC43通常引起輕度的呼吸道感染,可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給其他人。
CUSABIO是一家經驗豐富的重組抗原生產商,致力于支持傳染病的研究。在HCoV-OC43方面,CUSABIO提供了一系列HCoV-OC43重組抗原,如下:
參考文獻:
[1] Owczarek, Katarzyna, Szczepanski et al. Early events during human coronavirus OC43 entry to the cell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1), 7124.
[2] Dijkman R, Jebbink MF, Gaunt E, et al. The dominance of human coronavirus OC43 and NL63 infections in infants [J]. J Clin Virol. 2012, 53: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