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豬流感病毒 — g4ea-h1n1
日期:2023-12-29 15:11:00
在2020年6月29日發表在科學期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中,中國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具有大流行潛力的新型豬流感病毒[1]。消息一經爆出,立即引起了人群中的恐慌。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描述這種新型豬流感病毒:
1. 新型豬流感病毒的發現
從2011年到2018年,山東農業大學、中國國家流感中心以及其他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收集了超過3萬份屠宰豬的鼻拭子樣本,以及超過1000種患有呼吸道疾病的飼養豬的拭子或肺組織樣本[1]。在這些樣本中,研究人員分離出了179種豬流感病毒,其中大部分屬于與2009年豬流感大流行有關的H1N1病毒株[1] [2]。這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屬于變異基因型4(G4)歐亞鳥類樣(EA)H1N1病毒,簡稱G4 EA-H1N1或G4病毒。
2. 什么是新型豬流感病毒?
當多種流感病毒感染同一只豬時,這些病毒很容易進行基因交換,這個過程被稱為“基因重排”,從而生成新的病毒株[3]。G4病毒實際上是由EA-H1N1、pdm/09 H1N1以及包含了來自鳥類、人類和豬源流感病毒的內部元素的三重重排H1N1共同重排形成的[4] [5]。這意味著G4病毒包含了來自鳥類、人類和豬流感病毒的基因。

圖1. G4結構示意圖
3. 新型豬流感病毒的傳播能力
實驗室實驗證明,G4病毒可以通過對人類SAα2, 6Gal受體的優先結合在人類上呼吸道上部進行復制。這是感染人類細胞的關鍵前提。研究發現,G4病毒在雪貂中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此外,自2010年以來,中國流感監測網絡共發現了13例由EA-H1N1豬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感染病例,其中包括3例G4基因型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包括G4基因型病毒在內的EA-H1N1豬流感病毒偶爾會感染人類,但它們在人類之間不能有效傳播。
此外,人類流感疫苗株與G4病毒的低抗原交叉反應表明,現有的人群免疫力不能防御G4病毒。血清學監測顯示,338名養豬工人中有35名對G4病毒呈陽性,占10.4%。在18至35歲的參與者中,血清陽性率甚至達到20.5%,表明優勢的G4病毒已經增加了對人類的感染力,提高了感染機會。
4. 為什么專家預測新型豬流感病毒可能引發大流行?
關于雪貂的結果揭示,與G1 EA HIN1病毒相反,G4病毒在雪貂之間通過直接接觸和呼吸道飛沫高度傳播。雪貂被選擇作為實驗動物模型,因為它們的癥狀與人類相似。并且G4病毒在雪貂身上引發了更嚴重的臨床癥狀,包括肺部更嚴重的病理變化,明顯的多灶性實變,出血與水腫,以及更嚴重的小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性肺炎。這表明G4病毒可能會在人類中引發更嚴重的感染。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也表明G4病毒易受人類感染。
此外,G4病毒目前已確認在豬群中廣泛傳播,并存在從豬傳播到人類的可能性。因此,一旦G4病毒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引發大流行。
5. 保持警惕,但不要驚慌
相關專家一致認為,新報道的G4豬流感病毒是從2009年H1N1豬流感病毒進化而來的H1N1亞型流感病毒,更常見于人類季節性流感和豬流感。流感病毒具有突變的準備性,但其中大多數對人類和動物不具傳染性和毒性。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項目主任瑞恩(Ryan)也于7月1日強調,G4病毒并不是新病毒,自2011年以來,全球流感監測網絡、WHO合作中心和中國相關部門一直在持續監測。最近發布的信息僅為目前階段的監測結果。
雖然普通大眾的感染概率極低,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感染的可能性。此外,沒有人對該病毒免疫。因此,我們應該始終保持警惕,但不要恐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最小化與牲畜、家禽和野生動物的接觸。同時,我們應該積極了解流感預防的知識,并堅持進行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公眾應自覺遵守相關規定,不購買或攜帶未經檢疫檢驗的豬肉及其制品。此外,在生肉加工和烹飪過程中,建議采取基本的健康習慣,如生肉與熟肉分開、徹底烹飪、保持手的清潔等。
下一步,專家將繼續加強對豬群的監測和分析,及時警示和處理可能引發人畜大爆發的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針對各種相關菌株開發了多種候選疫苗。如果有任何可能有效傳播的菌株出現在人群中,相關疫苗可以迅速開發出來。
參考文獻:
[1] Honglei Sun, Yihong Xiao, et al. Prevalent Eurasian avian-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 with 2009 pandemic viral genes facilitating human infection [J]. PNAS. June 29, 2020.
[2] J. Liu et al., Emergence of European avian influenza virus-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A viruses in China [J]. J. Clin. Microbiol. 2009, 47, 2643–2646.
[3] Castrucci MR, Donatelli I, et al. Genetic reassortment between avian and human influenza A viruses in Italian pigs [J]. Virology. 1993;193:503–6.
[4] Xie Z, Zhang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triple-reassortant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 in a southern China pig [J]. Genome Announc. 2014;2:e00229-14.
[5] Yang H, Chen Y, et al. Prevalence, genetics, and transmissibility in ferrets of Eurasian avian-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es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113: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