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數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能夠使人造復合材料也產生“自愈能力”的方法。據美國媒體3月5日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生物工程學家目前就成功發明了一種能使水凝膠在反復受創后都能自動愈合的方法。 水凝...
查看詳情
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的文章,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的設計方法,歷時4年,...
查看詳情
來自英國的科學家近日證實腫瘤是多樣性的溫床。不僅不同腫瘤的的腫瘤有著不同的基因突變,同一腫瘤的不同部分也是如此。這一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將有...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Lerner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ding Region Polyadenylation Generates a Truncated tRNA Synthetase that Counters Translation Repression”...
查看詳情
當面對一個復雜的裝有貼紙或食物的智力訓練箱時,幼兒拿到內容物的表現要比黑猩猩或猴子強得多。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孩子們能夠互相幫助。 在這項研究中,8組3到4歲的兒童、8組黑猩猩(P...
查看詳情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降低患病風險。戒煙、戒酒、運動……人們難以保有所有的好習慣,不過沒關系,一樣一樣來。日本一項大規模跟蹤調查顯示,每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使罹患癌癥的風險降低一成。 從1995年...
查看詳情
古巴專家6日在哈瓦那宣布,古巴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并將在近期內轉入人體試驗。 研究小組負責人恩里克·伊格萊西亞斯在這里召開的第29屆生物技術國際會議上向來自38個國家的600...
查看詳情
據報道,一項涉及逾1000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吃巧克力不僅是味覺上的享受,還可能為心臟健康帶來切實好處,譬如能輕度降低血壓。 該研究綜合了42項較小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研究發現參與...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canning Probe-Enabled Nanocombinatorics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bronectin Feature Size and Stem Cell Fate”的文章,發展了一種強大的...
查看詳情
干細胞是生物學和醫學應用中功能最強大的工具。那么科學家們要如何來開發利用這些細胞的驚人潛能呢? 患有黃斑變性的患者會進行性地喪失他們的視力。最初,他們只是感覺看到的人和物邊緣模糊,逐漸在弱光下無法...
查看詳情
人類基因草圖公布是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天,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圖繪制出臺,引起全世界人們的囑目,給基因制藥技術帶來希望,將會推動中藥現代化進程。國際醫學界、生物學界認為:這將對人類健康長壽做出革命...
查看詳情
經過近10年對一個中國先天性眼組織缺損家系的研究及116例散發病例的調查,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小兒眼科王樂今教授及四川省人民醫院楊正林教授領銜的課題組,日前發現了世界第5個導致先天性眼組織缺損的新基因——A...
查看詳情
我國科學家發現一個新的腫瘤相關基因并提出一種新的轉錄終止調控機制
在2012年最新一期的Cancer Cell(Cancer Cell 21, 92–104, January 17, 2012)上,清華大學醫學院常智杰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賈寶慶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CREPT accelerates tumorigenesis by...
查看詳情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近日在新研究中證實利用特異性抗體阻斷相關蛋白Dkk1功能,可完全抑制ß-淀粉樣蛋白對突觸的毒性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神經科學雜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查看詳情
癌癥基因組研究無疑已成為癌癥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而且相關研究無需研究人員十分扎實的生物信息學基礎,就能獲得高回報——癌癥研究人員已經積累了不少小突變,拷貝數變異,表觀遺傳學變化,表達水平差異的分析...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哥德堡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Lipidic phase membrane protein serial femtosecond crystallography”的文章,采用一種獨特設備,設計了一種更加有效的蛋白成像技術,這將有助于解析蛋白在...
查看詳情
維生素E作為防止衰老的膳食補充劑受到歡迎,但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過量攝取維生素E會導致骨質疏松。 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在3月4日的《自然—醫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在骨骼...
查看詳情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通過嗅覺檢查,能夠對帕金森氏癥患者容易出現的認知障礙進行早期診斷,今后有望對帕金森氏癥患者的認知障礙進行早期治療。 東北大學副教授武田篤率領的研究小組報告說,研究小組從2009年...
查看詳情
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Mapping of H3N2 influenza antigenic evolution in China reveals a strategy for vaccine strain rec...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癌癥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可保護癌細胞耐受化療的細胞剎車,基于這一研究發現他們可以驗證出哪種藥物治療可能對癌癥無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結構域分子生物學》(Natural ...
查看詳情
據報道,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Moores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ROR1 Is Expressed in Human Breast Cancer and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Tumor-Cell Growth”的文章,識別出了一種能在...
查看詳情
記者日前從中南大學生殖與干細胞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所長盧光琇帶領科研團隊,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組織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胎干細胞庫,可為干細胞治療提供重要種子資源,并為解決胚胎干細胞應用面臨的...
查看詳情
來自英國萊斯特大學,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gonist binding evokes extensiv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the ATP-gated human P2X1 receptor ion cha...
查看詳情
胚胎干細胞通常有兩種命運——或是分化為特定細胞如血細胞、神經細胞,或是保持多潛能性,即維持其多向發育潛能及在不分化狀態下的對稱性細胞分裂能力。那么到底其中的決定因素是什么呢?近期來自清華大學生科院...
查看詳情
近期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了一種基于T細胞的個體化癌癥治療萬能策略。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構建出一種用于生成適應性強的、遺傳改造...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