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今年早期受聘擔任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管敏鑫教授長期從事線粒體遺傳學和母系遺傳病致病機制研究,是國際上該領域的知名專家。近期其研究組與復旦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發現了中國大陸一個漢族大家系中存在...
查看詳情
日前,西安交大醫學院博士生馬瑋娟,在導師郭雄教授指導下,與芬蘭Kuopio大學Mikko Lammi教授合作,在世界前沿雜志《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以“Proteomic changes in articular cartilage of human ...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斯坦福—伯納姆醫學研究所(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發現了吞噬細胞線粒體膜蛋白Ucp2在細胞吞噬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于解釋為什么吞噬細胞能接連消化多個凋亡細...
查看詳情

找到克服癌癥的方法,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帶給人們最大的希望之一。理論上,只要找到出錯的基因,就能研發出針對它的特定藥物。事實上,這些期望正在被逐步實現。就在上個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了一種名為Xalkori...
查看詳情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托馬斯·杜意爾發現了一項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案,有望大幅度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杜意爾日前在中國長沙宣布了這項研究成果。 杜意爾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正常胚胎分子發育機理,當該分子...
查看詳情
據報道,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殺菌素,能和艾滋病(HIV)病毒包膜上的糖結合,從而阻止其繼續感染。該成果有望作為一種新的早期療法,預防HIV通過性途徑傳播。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在線雜志《分子...
查看詳情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找到了DNA的第7種、第8種堿基,并在人體胚胎干細胞和實驗老鼠器官染色體組的DNA中發現了這兩個堿基的蹤跡。科學家們指出,最新發現對干細胞和癌癥...
查看詳情
據報道,科學家已經創造出一種可以“看到”人腦內的動態畫面的創新性腦成像方法。當受試對象想一段視頻時,研究人員就能在屏幕上“看到”它。這是有史以來被證實的最令人吃驚的“讀心術”技術的典范。 美國加州大...
查看詳情
據報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成功研制出“人造小腦”,并在實驗老鼠的身上獲得了成功。 小腦是腦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是幫助動物控制自身的運動。由馬蒂·明茨領銜的特拉維夫大學科研小組在研...
查看詳情
據報道,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同時觀察細胞中的基因數量和蛋白表達。此技術能夠詳細分析基因狀態以及相應蛋白表達之間的關聯,并更透徹地了解癌癥及其他復雜疾病。該成果發表在...
查看詳情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生物化學家Gerard Wright領導的團隊經過5年的研究,在距今3萬年以前的古細菌體內首次發現了多種抗生素的耐藥基因,這項發現已經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該科研團隊提取了位于加...
查看詳情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密碼,利用細菌傳遞機密信息,這種細菌會在特定條件下發光。除了用于間諜活動外,這項技術可以讓企業給農作物、種子,或其它有生命的物品編碼秘密的身份信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
查看詳情
藍色的玫瑰在這個秋天終于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了,并將逐漸登陸各國。今年的11月初就會陸續登陸各地區指定的花店。 玫瑰總是呈現紅色或白色,然而在美國市場,紅白玫瑰可能就要變成陪襯了,因為藍色的玫瑰在這...
查看詳情
癌細胞這只“餓狼”通常會披上一層“羊皮”,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德國研究人員23日宣布,他們已經找到一種方法,能夠扒掉這只餓狼的羊皮。 在人體免疫系統中,有一種調節性T細胞,會調節免疫系統,防...
查看詳情
最近,一項發表在《生物物理學雜志》上的研究稱,人類心臟細胞跳動的節律可以由光線控制。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將藻類的一個基因插入了人類的胚胎干細胞,之后又誘導胚胎干細胞分化成肌肉細胞?;虮磉_一種光敏...
查看詳情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9月25日報道題:被復活的古老蛋白質是一種強效抗生素。 如果現代藥物無法應對耐多藥微生物的話,也許古老的動物可以。生物學家復活了一種哺乳動物抗菌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此前最后一次...
查看詳情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通過將非天然的氨基酸(除20種用作生物基礎元件的天然氨基酸之外的人造氨基酸)整合入蛋白質的多處,成功制造出了新的人造細菌菌株,其可廣泛應用于藥物研發、藥物合成、生物燃料等領域。研究...
查看詳情
你相信有一種病毒能在7天內殺死乳腺上的癌細胞嗎?美國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神奇的病毒,它可能為乳腺癌的治療帶來新方法。 綜合國外媒體9月23日報道,這種病毒名為腺相關病毒2型(AAV2),約有80%的人攜帶這種病...
查看詳情
今年是艾滋病被確診的第30個年頭,這一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近期來自美國的兩個獨立研究小組在...
查看詳情
來自哈佛大學,霍德華休斯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成功將小鼠和人類的成纖維細胞誘變成誘導型運動神經元(induced motor neurons,iMNs),為神經機制研究,以及神經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信息。這是繼科學家們...
查看詳情
近日一個由英美等國科學家組成國際研究小組稱,他們找到了一個與運動神經元疾病(MND)相關的新基因,有近40%的運動神經元疾病是由該基因變異引起。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該類疾病最常見的致病因素。相關成果發表在...
查看詳情
“我想這個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個人,也屬于我們中國科學家群體,”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9月2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如是說。 因為在發現青蒿素過程中的突出貢獻,屠呦呦成為獲得美國拉斯克臨床...
查看詳情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將布魯氏菌屬分成六個種20個生物型,其中引起人類疾病的有羊、牛、豬和狗布魯菌,病原菌主要由患病牲畜傳染給人,使其出現發熱、關節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臨床表現,嚴重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損...
查看詳情
由《紐約時報》R&D實驗室研發的互動“魔鏡”使用微軟公司的Kinect運動傳感器,只要人站在鏡子面前,鏡子就可以讀取人的身體信號。人們可以用它來看新聞、視頻,甚至可以用它發短信,根據你穿的襯衫,鏡面還會給出...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