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本科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陳志堅(Zhijian Chen)現在已經是一名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教授了,他在2005年曾獲得Norman Hackerman Award生化獎,是一位前途無量的知名科學家。 近期其研究組又在頂級刊物C...
查看詳情
漸凍人癥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英文縮寫:ALS),其癥狀表現為由于上、下運動神經元退化和死亡并停止傳送訊息到肌肉,肌肉逐漸衰弱、萎縮,以致最后大腦完全喪失控制肌肉的能力。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提...
查看詳情
生物體的衰老(aging)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物體內各種分子、細胞、組織以及器官的損傷會不斷的積累,從而逐漸喪失功能,并最終導致疾病和死亡。近年來,延緩衰老以及延長人類的健康壽命(he...
查看詳情
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瑞士佛多斯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等多國28個細胞遺傳中心組成的研究組通過大規模基因數據分析,發現BMI值異常,包括體重過輕,與體重過重的情況與16號染色體上一個區域密切相關,而且體重過輕與...
查看詳情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對人胚胎干細胞和誘導多能干細胞的蛋白質組進行了比較,發現這兩種細胞的蛋白表達和蛋白磷酸化存在微小但是可重復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解釋了它們在分化能力上的差異。該研...
查看詳情
近日,中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實驗室研究員陳化蘭及其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疫苗,該疫苗在防范鴨瘟病毒的同時,能夠阻斷H5N1禽流感在鴨子之間的傳播。世界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動物...
查看詳情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的研究證實在懷孕期間補充DHA能夠有效提高胎兒大腦海馬中線粒體的活性,消除產前應激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最終有效提高后代學習與記憶能力。該項研究論文于9月11日...
查看詳情
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傳統藥用植物提取物進行抗病毒活性物質篩選,發現了抑制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活性化合物,這為抗EV71藥物的開發提供了先導化合物。這一...
查看詳情
據報道,日本福井大學沖昌也、吉田俊之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開發出一種新軟件,可在計算機畫面上直觀個體細胞分裂、增殖的全過程,為再生醫療研究開啟了新途徑。 研究人員將可視綠色熒光蛋白質(GFP)的...
查看詳情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氏病,根據2011年發布的世界老年癡呆癥報告,全球約有3600萬人在受該病患困擾。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對其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在過去10年里有20多種新藥在臨床實驗階段最終宣告失敗...
查看詳情
德國漢諾威一位年輕的時裝設計師最新推出了用冰箱中的牛奶制成的服裝,革新了頂級時尚風潮。 28歲的設計師安可多瑪斯科發明的這種牛奶布料名為“牛奶絲”,由高濃縮的牛奶酪蛋白制成,也是首種完全不含化學...
查看詳情
qPCR(Quantitative PCR,定量PCR)技術的誕生無疑是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福音,這種準確度,靈敏度高的方法解決了不少實驗難題,獲得了大量重要的研究發現。隨著科學家們的深入探討,以及新型儀器的出現,這項技...
查看詳情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0月8日報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近日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提取患糖尿病老鼠鼻腔內的神經干細胞,并將其在試管內進行培養,使其產生可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隨后,研究人...
查看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誘導多能干細胞的基因組測序,發現重編程過程不會增加DNA重排或逆轉錄因子轉座的風險。該研究成果發表于10月4日的《Cell Stem Cell》雜志上。 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C)繞開了胚胎干細胞...
查看詳情
奧地利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種名為“FXR”的膽汁酸受體能夠降低脂蛋白a的濃度,從而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這一發現將有助于研發出降血脂新藥。 脂蛋白a主要在肝臟中合成。在人體醫學檢查中,脂蛋白a指數是反...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能在異質性細胞群中追蹤單個造血干細胞的高通量新技術。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10月2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學的干細胞生物學與再...
查看詳情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感染、炎癥與一些腫瘤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免疫、炎癥與癌癥間的關聯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視。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和新加坡科學、科技與研究局(A*STAR)的研究人員在炎癥與癌癥聯系機制研究中取得...
查看詳情
來自麻省總醫院再生醫學研究所,哈佛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白血病中一種關鍵信號機制,提出了AKT/FOXOs之前未知的新功能,為不同基因型的白血病患者的治療提出新的思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細胞》(Cell)雜...
查看詳情
10月6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刊登報告說,美國研究人員用人類卵細胞培養出了胚胎干細胞,雖然這項成果還存在一些缺陷,但已是“黃禹錫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養出正常人類胚胎干細胞的成果。這一成果可能引...
查看詳情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同時觀察細胞中的基因數量和蛋白表達。此技術能夠詳細分析基因狀態以及相應蛋白表達之間的關聯,并更透徹地了解癌癥及其他復雜疾病。該成果發表在《神經腫...
查看詳情
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亨廷頓氏病目前沒有有效療法。不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種有望用于“偵測”亨廷頓氏病的生物標記,這將使醫生有機會及時了解該病進程并尋找新療法。 美國馬薩諸塞總醫院和布里格姆...
查看詳情
人們學習某項運動技能的時候,有時學得快忘得也快,而有時雖然學得慢,卻能長久不忘,這種現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生理基礎。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首次揭示了在運動記憶形成過程...
查看詳情
日前,國際著名專業雜志《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刊出了遵義醫學院庹必光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董輝博士的合作研究論文“Estroge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Bicarbonate Secretion and ...
查看詳情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0月7日確認,新增3例李斯特菌死亡病例。截至當天,這一輪因食用帶菌香瓜而暴發的李斯特菌疫情已致死21人。 與此同時,美國24個州上報出現這種由帶菌食物傳播的疾病...
查看詳情
北京時間10月3日,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分別來自加拿大、法國和美國的三位免疫學家共享了這一獎項。其中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加拿大細胞生物學家Ralph Steinman獲得這一獎項的原因是“第一個發現了...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