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可偵測亨廷頓氏病生物標記
日期:2011-10-10 09:27:07
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亨廷頓氏病目前沒有有效療法。不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種有望用于“偵測”亨廷頓氏病的生物標記,這將使醫生有機會及時了解該病進程并尋找新療法。
美國馬薩諸塞總醫院和布里格姆婦科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亨廷頓氏病患者、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等共計119名志愿者的血樣后發現,與其他人相比,亨廷頓氏病患者血液中表達了更高水平的H2AFY基因,超出普通人水平1.6倍。
研究人員隨后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小鼠和人一樣,在受到亨廷頓氏病影響時也會出現H2AFY基因表達水平升高的現象。與未接受治療的小鼠相比,用神經保護藥——苯丁酸鈉治療兩周的小鼠,其腦部關鍵區域的H2AFY基因表達水平降低。
參與研究的科研人員柯萊門斯·舍爾策說:“我們知道如何診斷亨廷頓氏病,但并不掌握簡單的‘偵測’方法來了解這種病是否活躍,是否在發展以及是否對新藥有反應,這樣的‘偵測’對更有效地開展臨床研究至關重要,我們對上述新發現所具有的潛力感到激動,下一個挑戰是利用這種原型標記物開發用于藥物試驗的測試方法。”
亨廷頓氏病通常發生在人中年時期,患者癥狀包括面部和四肢無意識地抽動、心情搖擺不定、健忘,病癥隨著疾病進程而逐步惡化,患者通常在患病后20年內死亡。
上一篇: 科學家揭開運動記憶形成機理
下一篇: 新技術可同時檢測基因狀態和蛋白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