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據10月14日在中國蘇州舉行的2013冷泉港(亞洲)科學與醫學領域干細胞研究會議透露,目前全球已有八項干細胞治療技術獲得批準,分別用于退行性關節炎和膝關節軟骨損傷修復、急性心梗等的治療。在此次會議上,國際...
查看詳情
目前醫學界對于阿司匹林防癌的共識是,在進一步推廣之前,有這么幾個問題需要明確回答:應當在什么年齡服用,服用年限是多久,劑量如何控制? 自1897年問世以來,阿司匹林的傳奇就從未完結。 若以50mg藥片計...
查看詳情
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第一次分離出了最終導致惡性肝細胞癌(HCC)的祖細胞并確定了它們的特征。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方法可在腫瘤顯而易見很早之前便鑒別并分離出這...
查看詳情
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用于解析和了解被稱為“主要調節子”的特殊蛋白是如何在基因組中完成功能,開啟或關閉基因的。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雜志上。 科學家們表示,...
查看詳情
來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員確定了與膀胱癌相關的一些新遺傳信號通路和新基因;了解這些患者的遺傳標記是朝著認識這一疾病的生物學,改善患者治療邁出的第一步。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
查看詳情
由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公布了基因組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他們發現了能保護人類基因組免受可移動DNA序列“轟擊”的一種新分子機制。如果這一機制出現問題,那么就會導致迪格奧爾格綜合癥(DiGeorge...
查看詳情
根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一個原來被認為與DNA修復相關的分子,有可能也是阻止諸如髓母細胞瘤等一些腫瘤的重要因子。 這一稱作為RTEL1的分子,已知功能是負責維護我們的染色體末端。...
查看詳情
大腦皮層包含有兩種主要的神經元類型:主神經元是興奮性神經元,中間神經元為抑制性神經元,所有神經元均在同一網絡中相互連接?,F在來自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叫做VIP中間神經元的抑制性神經...
查看詳情
來自浙江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人體中的兩種蛋白質發生異常碰撞后,能夠令一個正常的干細胞變為腫瘤干細胞,腫瘤干細胞能夠持續分裂產生多種癌細胞,令癌癥難以根治。這一發現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干細胞是一...
查看詳情
小說《化身博士》的主人公時善時惡,是典型的“雙重人格”。最新研究發現,一種蛋白質也有類似雙重性,有時能夠抑制壞細胞,有時卻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人員稱,未來可通過“抑惡揚善”來利用這種蛋白質開發抗癌...
查看詳情
來自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原本認為是根本不同的蛋白質之間意想不到的一些相似之處。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該研究小組研究了對于基因表達至關重要的一個過程:蛋白質...
查看詳情
由歌德堡大學Sahlgrenska學院開展的一項重大研究,反駁了乳腺癌、腦癌和膠質母細胞瘤的病毒致瘤理論。這項發表在10月1日《細胞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研究,基于7000多億個DNA序列發現在這些癌...
查看詳情
結核病正在全球“卷土重來”,但1921年發明的卡介苗目前仍是人類的唯一疫苗。這種疫苗預防兒童結核病十分有效,但對肺結核尤其成人肺結核效果有限。研究人員2日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結核病疫苗,可增強由卡介苗...
查看詳情
記者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悉,由該所邱德文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我國首個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質生物農藥——“6%寡糖·鏈蛋白可濕性粉劑”,該藥劑屬蛋白質生物農藥,對環境和植物本...
查看詳情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一項科學發現,卻有可能改變這一切。據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一種可清除記憶的基因Tet1。科學家說,若能夠找到擴大該基因活動能力的方法,將給患...
查看詳情
當一個嬰兒遲遲不會爬或說話,或者出現其他癥狀表明其可能有遺傳性疾病時,家長尋找答案的過程通常是漫長且令人沮喪的。醫生可能會安排一系列的測試,但仍不能得出一個特定的診斷結果。 現在,價格便宜的DNA測...
查看詳情
由耶魯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人類自然遺傳變異和癌腫瘤變異進行海量數據分析,揭示了數十個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形成過程中的突變。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4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新發現的這些突變...
查看詳情
用于新型癌癥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設計,一般來說都是集中在腫瘤起源所在的組織,然而近期由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完成的一項研究則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基于基因組標記進行研究,而不是針對機體器官組...
查看詳情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miRNA-200b通過影響Pin1的表達控制了失巢凋亡(anoikis),且miRNA-200b的表達受到兩個ETS家族成員PEA3和ELK-1的調控。這些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9月26日的《生物化學...
查看詳情
送走炎炎夏日,迎來雨露生寒。伴著急轉直下的氣溫一起到來的,是扶搖直上的流感病毒。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倫敦帝國學院一個科研團隊在研究通用流感疫苗(vaccine)的進程中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他們發現了...
查看詳情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德國3位研究人員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
查看詳情
由布朗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編譯出了一份最大型、經最嚴格驗證的果蠅RNA編輯位點列表。該研究生成了關于這一模式生物基礎生物學的一些新見解,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29日的《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
查看詳情
腦膜炎球菌是一種可感染人體,引起腦膜炎和敗血癥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近日科學家們在腦膜炎球菌中發現了一種天然的溫度傳感器,這一傳感器使得細菌能夠逃避人體免疫反應,導致危及生命的感染。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25...
查看詳情
據消息,美國科學家報告稱已揭示了細胞是如何修復雙鏈斷裂這樣嚴重的DNA損傷。這種獨特的修復機制,或將對基因突變等遺傳學研究提供更多的解釋。研究論文發表在近期英國《自然》雜志上。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發...
查看詳情
許多的研究已經證實某些疾病是遺傳性的。現在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遺傳也對免疫反應起作用,影響了我們抵御疾病的能力。這些來自于一項撒丁島(SardiNIA)衰老研究的新發現發表在9月26日的《細胞》(Cell)...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