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信使RNA上存在著腺嘌呤上的甲基化修飾(m6A)。這種m6A修飾非常普遍,出現頻率大約是3-5個殘基/mRNA。不過當時人們并不清楚這種修飾有何功能。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解開了這種mRNA甲基...
查看詳情
上皮細胞是最常發生癌變的細胞類型。癌細胞的擴散一般經過一個EMT轉化(上皮細胞到間葉細胞轉化)。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上皮細胞的研究,發現了一種蛋白能夠使細胞與鄰近細胞分離,從...
查看詳情
Sainsbury實驗室、密歇根州立大學以及Illinois大學的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免疫受體的磷酸化是植物感知病原體并激活免疫系統的重要途徑,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Science雜志上。研究人員還在文章中闡述了,病原體抑...
查看詳情
細胞分化是一項基礎的生命活動,其逆向過程——去分化可能啟動腫瘤的發生。日前Duke-NUS的研究團隊發現,染色質重塑因子和轉錄因子組成的蛋白復合體,可以抑制神經祖細胞的去分化過程,防止腦部腫瘤的發生。這...
查看詳情
我們身體里的每個細胞都擁有完全相同的DNA,然而每個細胞都各不相同。細胞的身份是由它所激活的一組基因所決定。但細胞是如何知道開啟以及關閉哪些基因的呢?盡管我們DNA中攜帶的遺傳密碼為細胞提供了生成特異...
查看詳情
當癌細胞生長并擴散至全身時它們經歷了廣泛的遺傳變異。一些“驅動”突變幫助刺激了細胞生長失控,而另一些“乘客”突變則只是搭乘了一下順風車。 麻省理工學院Koch綜合癌癥研究所的生物學家以及來自Broad研...
查看詳情
瑜伽究竟是怎樣提高身體柔韌性的?三月十三日Cell雜志的封面文章中,哥倫比亞大學生命科學教授Julio Fernandez領導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新型的機械力記憶,這一機制可以根據肌肉拉伸的歷史來調節肌肉的彈性。通...
查看詳情
對于細胞功能研究來說,能夠高效建立能兼容多種細胞類型,并維持細胞活性的高精度單細胞陣列很重要。不過,目前的技術還很難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為此,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新型微流體裝置。 在傳統的細胞培養系...
查看詳情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鑒別出了一個哺乳動物H2A.Z特異性的伴侶蛋白Anp32e。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3月11日的《細胞研究》(Cell...
查看詳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馮雁教授課題組在酶穩定性機制、建立有效的酶穩定化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建立了酶活性中心穩定化新策略,闡明了酶動力學穩定性提高的結構基礎。該成果...
查看詳情
盡管研究人員已經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確定了與人類疾病相關的遺傳因素,但是要解釋這些數據,還需要清楚的了解這些新的風險基因是如何被調控的。 近期Science雜志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人類天...
查看詳情
測序整個人類基因組能為人們揭示與疾病有關的突變,這樣的信息很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過這一技術也存在著一些缺陷,本周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目前的測序技術并不總能捕捉到完整的基因組。這篇文章向人們展示...
查看詳情
2014年3月10日,在百年老牌雜志《生物化學雜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報道了RNA去甲基化酶Alkbh5催化核心的5個高分辨...
查看詳情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導致八仙花(又名紫陽花、繡球花)和牽牛花等植物患上葉化病的植物菌原體所擁有的致病基因,并弄清了這種基因的功能。 葉化病是指植物的花器官部分或全部被類似葉片的結構代...
查看詳情
在許多情況下,腫瘤細胞的擴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脅。人們一直試圖阻斷腫瘤細胞的轉移途徑,但目前的治療方式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日前,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LIMD2是驅動腫瘤轉移的關鍵蛋白,這項研...
查看詳情
來自湖南大學、湖南省腫瘤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了一種新型的人類肝癌細胞系,證實可在這一細胞系中演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完整生活周期。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
查看詳情
盡管人們已經對許多生物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但對樹蛙和藍莓這些非模式生物的基因組還并不了解。正因如此,在非模式生物中進行基因表達分析,很容易得到新的發現。 目前,小鼠、擬南芥等模式生物的基因組和轉錄...
查看詳情
西班牙巴塞羅納生物醫學研究所(IRB)的Heterogenic and Multigenic Diseases 實驗室主任Manuel Palacín,是世界上研究HATs(heteromer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雜聚體氨基酸轉運蛋白)的專...
查看詳情
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生物化學技術,將使得他們以及其他的科學家們能夠更比以往深入地探究維持我們健康狀態或是致病的特異細胞回路。laus Hahn博士實驗室在《自然細胞生物學》(Nat...
查看詳情
《Nature Biotechnology》:新型生物信息學工具使轉錄組形象化
目前,日本RIKEN生命科學技術中心開發出一種免費可用的新型生物信息工具——ZENBU,可讓研究人員快速輕松地對大規模下一代測序實驗中產生的大量基因組信息,進行整合、形象化和比較分析。 下一代測序(Next-g...
查看詳情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患者體內的...
查看詳情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第一次成功地在成體干細胞中研究了蛋白質合成這一重要的生物學過程,這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想實現的一個目標。他們還證實造血干細胞生成的精確蛋白質數量對于...
查看詳情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鑒定了一個能關閉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步驟。 ERG蛋白會促使正常前列腺細胞轉變為癌細胞,人們發現去除ERG會破壞一個關鍵的致癌轉錄回路,這一策略有望成為前列腺癌的...
查看詳情
DNA及其結構每次隨著我們的細胞分裂而進行復制。組蛋白是這一結構的關鍵構件,包含著調控我們基因的重要信息。丹麥的研究人員現在揭示了,我們細胞中的一種酶控制將組蛋白可靠及高速地傳送至DNA復制中心的機制...
查看詳情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俗稱“血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特點是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發生腫瘤性的增生,這些細胞可侵襲體內各器官和組織,使多種臟器功能受損,并出現相應的癥...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