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除非你從事的是與細胞生物學相關的研究,否則你有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Ndc80。然而細胞生物學研究人員都知道Ndc80是一個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蛋白復合物,它在細胞分裂染色體分離以及子細胞染色體平均分配中...
查看詳情
眾所周知,人類能夠獲得聽力是基于選擇性地聽取一定頻率范圍的聲音。大腦的“聽力中心”聽覺皮層中的神經元通常聚集在一起對特定頻率的聲音產生反應。然而科學家們對于復雜的神經元網絡準確地對聲音做出反應的具...
查看詳情
來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新加坡基因組研究院和分子與生物細胞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歷時三年,進行了2萬1000組基因的研究分析,完成了最大規模的干細胞基因研究。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雜志上。 ...
查看詳情
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及深圳研究生院的兩個研究小組分別在硫化氫心血管效應,以及Caribenol A的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成果,分別發表在《Antioxid Redox Signal》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
查看詳情

亞洲的科研機構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從而開發專門適用于該地區的一種艾滋病疫苗。 亞洲艾滋病疫苗網絡(AVAN)把來自澳大利亞、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泰國、越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13...
查看詳情
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報說,研究人員找到了利用藥物來“撥快”或者“撥慢”生物鐘的方法,這將有助于解決人們因時差或常上夜班導致的生物鐘紊亂問題。 該機構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和許...
查看詳情
在動物界的求偶大戰中,通常都是男士們用一些花里胡哨的裝飾物來吸引異性。比如雄孔雀會開出華麗的屏,雄鹿則亮出大大的鹿角等。不過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原來雌性動物也會使用類似的伎倆來吸引小伙子們的眼球。 ...
查看詳情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發現了抑郁癥的一個致病基因,這一發現將帶來抑郁癥診斷和治療領域的新突破。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0月17日出版的《自然—醫學》雜志上。 這個被命名為MKP-1的基因是由美國耶魯大學...
查看詳情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18日報道,英國劍橋“溫度概念”公司在世界生殖醫學協會大會上提交的研究報告稱,該公司開發的DuoFertility系統,可測量出女性排卵期體溫的微小變化,此一售價為495英鎊的設備比目前的預...
查看詳情
美國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新型手機,可用來預警流感等疾病的流行。據稱,這種手機會將疾病特征信息發送給監測疾病流行狀況的醫生或機構。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日前報道,這種可預警疾病流行的手機由美國...
查看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10月18日報告說,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藥物萬艾可(俗稱“偉哥”)能改善患杜氏肌營養不良癥的實驗鼠的心臟功能。 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首先利用轉基因工程,使實驗鼠患上杜氏肌...
查看詳情
10月18日下午,中華醫學會邀請國內10多名神經和泌尿領域的專家,對“肖氏反射弧手術”進行討論,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出席討論會。但對于討論結果,中華醫學會工作人員表示暫時不方便透露。 所帶病歷等材料達三四包...
查看詳情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分子風濕病學研究組,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于同一前體的miR-155和miR-155*協同調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I型干擾素的產生。這項研究闡明了新...
查看詳情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杰克遜實驗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解析了NPPC,及其受體在小鼠卵母細胞減數分裂阻滯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
查看詳情
近日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調控細胞核大小的信號,研究論文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 通常不同物種細胞的細胞核大小不一,即使在同一物種的不同細胞類型及發育的不同時期細胞核的大小也存在明顯的...
查看詳情
阿爾茨海默癥(AD)是一種極其復雜的疾病,該疾病的發病與進展與多個蛋白有關。載脂蛋白E4(apoE4)是阿爾茨海默癥的主要遺傳風險因子,研究證實65%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均攜帶apoE4的等位基因,但是科學家們對于apoE...
查看詳情
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糧安委)第36屆會議10月16日在羅馬落下帷幕。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強調通過增強質量安全提高全球糧食安全水平。 為期6天的會議對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的糧食安全狀況進行了討論和總...
查看詳情
在生物體改變外形特征、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如果某些特征被表達的可能性越高,控制這些特征的基因就更容易發生變異,而此特征也就更有可能發生變化。發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提出,基因在染色體...
查看詳情
北半球現在的風速不如30年前那么快了,這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分析了歐洲、亞洲、北美的800多個氣象觀測點的數據后得出的結論,該研究小組推測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和森林植被增長有關。 該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
查看詳情
人們都知道,多吃少動會變胖,但美國科學家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因素也會影響人的體重,那就是夜晚的燈光。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11日報道,夜間長期受到光線照射的人,生物鐘會變得不規律,進食習慣將被打亂...
查看詳情
據10月17日《每日郵報》報道,英國6個月大的女嬰薩瑪因患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血管嚴重錯位,不得不在1個月大的時候接受了“開心手術”。匪夷所思的是,在手術期間,醫生夏天元(可能是華裔或者越南裔)將薩瑪的整...
查看詳情
《科學》雜志近日刊登一篇長篇報道,較為詳盡地記述了圍繞中國蜱傳病毒鑒定所發生的爭議性事件。 根據文章所述,“千人計劃”學者于學杰曾于2009年對蜱傳病毒開展研究,獲得了一種布尼亞病毒(Bunya Virus)。...
查看詳情
簡單但重要的起點是基于學術優劣,而非靠關系,來分配所有新基金 ●盡管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研究經費分配的嚴重問題卻減緩了中國潛在的創新步伐 ●目前正是中國打破各種潛規則、建立健...
查看詳情
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首次繪制出了兩種螞蟻的全基因組序列圖。此舉可為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人類衰老以及行為表現提供幫助。 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的生化學教授丹尼·賴因伯格說:“螞蟻是...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