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最近,國際學術期刊Diabetologia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所樂穎影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NF-α acutely upregulates amylin expression in murine pancreatic beta cells。這項工作主要...
查看詳情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發中心在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研究人員合成了系列含偶氮形狀記憶聚氨酯(azoPU)并研究了其光致異構作用。結果表明作為硬段的偶氮苯的加入,由于增加...
查看詳情
大多數哺乳動物雄性與雌雄生殖道之間存在一個天然的滲透壓差(以小鼠為例:雄性附睪~415 mOsm, 雌性子宮~310 mOsm)。精子從雄性生殖道進入雌性生殖道,經歷了一個生理狀態下的“低滲應激”。這種應激一方...
查看詳情
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7日在美國《傳染病雜志》網絡版上發表報告稱,一些流感病毒的抗藥性不斷增強,病毒傳播能力也隨之增強。 研究人員對最近幾年在5個國家流行的數十種季節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進行了分析。結...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三個研究課題組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科研小組發現了一個與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基因,新研究發現為治療那些由于出生缺陷而受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徑。該研究論文發表在12月5日的Nature Genetics 雜志上。 普...
查看詳情
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國際昆蟲生理學及生態學中心12月8日發表最新報告稱,研究人員近日在肯尼亞重新發現了原被認為已經滅絕的一個蠅類品種。 報告說,由該中心蝴蝶研究專家羅伯特·科普蘭和阿什利·柯克...
查看詳情

據外媒報道,美國科學家利用生物干細胞技術,利用兩只公鼠培養出“后代”。這一實驗的成功將有助于保護瀕危物種,甚至可以幫助同性伴侶擁有屬于雙方的孩子。 《生殖生物學》(Biology of Reproduction)在12...
查看詳情
美國耶什華大學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日意外發現一種特定基因的激活方式,該發現或將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科學家對細胞同步協作方式的看法。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12月5日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上...
查看詳情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內首次發現兩例超級細菌感染病例。 韓國保健福祉部12月9日表示,在某綜合醫院住院的兩名患者被確診感染攜帶“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NDM-1)的腸內桿菌(簡稱CRE),它對碳青霉烯抗生素(Carbap...
查看詳情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從分子水平揭示了引起水稻谷蛋白沉積部位發生突變的分子機理,闡述了該基因在谷蛋白運輸積累中的地位,利用該突變體及其基因標記可為水稻蛋白品質改...
查看詳情
近日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皮膚病學和細胞發育生物學教授Sarah Millar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證實一對組蛋白去乙?;福℉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在哺乳動物皮膚的正常形成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研究結果...
查看詳情
模平行測序技術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對基因組進行快速的深度測序,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基因組學的發展。在本期的《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和《自然》(Nature)雜志兩篇最新的論文中Underwood和Kertesz兩個...
查看詳情
來自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巧妙地構建了一種特異性識別有機過氧化物的熒光探針,可以用于活細胞熒光觀察,解決了這一領域中一個備受關注的難題。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
查看詳情
2010年11月29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關于青藏高原氣候變暖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日,《自然》(NATURE)新聞欄目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報道和評...
查看詳情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韓國首爾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重要的酶:蛋白激酶Mζ,這種酶在腦中被激活后,會增加和維持神經損傷后對疼痛的敏感性。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酶可能可以成為治療慢性疼痛的一個有潛力的...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三個研究課題組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科研小組發現了一個與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基因,新研究發現為治療那些由于出生缺陷而受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徑。該研究論文發表在12月5日的《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
查看詳情
據《科學》網站報道,12月6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8名教授及生物倫理學家聯名致信校董事會,要求就名為Daniel Markingson的受試者的自殺身亡事件展開外部調查。Daniel Markingson曾參與明尼蘇達大學精神病學系安...
查看詳情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家Rosemary Redfield率先對Felisa Wolfe-Simon的Science文章中的實驗細節提出質疑,并在博客上發表。 加州拉霍亞Scripts研究所的生化學家Gerald Joyce也對此作出評論“這是...
查看詳情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母鼠在懷孕期間受到尼古丁侵害,母鼠和子鼠的大腦海馬區都會受到損傷,導致子鼠認知障礙。 亞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讓懷孕母鼠接觸尼古丁,然后觀察母鼠的大腦。結果發現,母鼠...
查看詳情
Cell本期期刊(11月24日)發表了兩項重要的研究成果:ENTPD5與腫瘤生長的關聯,以及關鍵組蛋白的作用機制。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院癌癥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員解析了一種重要的組蛋白變體:H2A.Z的相關作用機制,從...
查看詳情
忽胖忽瘦的老鼠:科學家可能找到了節食減肥失敗的關鍵因素——至少是在嚙齒動物身上。 好好放松可能才是你減掉感恩節增加的體重的關鍵。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節食會使得大腦對壓力和高脂肪、高卡路里的食物...
查看詳情
你今早醒來需要鬧鐘嗎?如果你需要,你很可能在昨晚沒有得到充足的睡眠。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新出版的文章表示,盡管對于成年人需要多少睡眠這一問題沒有一個所有人都適用的回答,但是,卻有方法告訴你當你...
查看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日報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與偷情有關的基因,并且有高達25%的人擁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加西婭博士負責的研究團隊調查了180個年輕的男性與女性,詳細了解了他們的情...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葉史瓦大學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獲得了一項意外發現。新研究證實某些基因不是以科學家們常規認為的協調方式而是一種隨機的方式發揮作用構建蛋白質復合結構,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5日《...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