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美國輝瑞制藥公司12月21日宣布召回一批總量約1.9萬瓶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原因是有消費者投訴稱該藥物的瓶體散發“異常”氣味。 輝瑞公司在一項聲明中說,立普妥的藥瓶是由外部制造商提供的,但輝瑞沒有提供該...
查看詳情
據外媒報道,日本大阪大學科學家日前透露,經過基因工程培育出了可像鳥兒一樣鳴叫的老鼠。 據一位科學家表示,通過觀察發現,受這只會鳴叫的老鼠的影響,其周圍原本正常的老鼠發出的“吱吱聲”變少了。這意味著...
查看詳情
據《自然》雜志報道,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日前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在2009年里,盡管存在經濟不景氣、就業工資低、臨時性助手職位增多等問題,但相比其他領域,進入學術領域的美國科學家比例仍然較高。 ...
查看詳情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2日(北京時間)報道,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對白血病干細胞的基因表達方式研究發現,癌癥干細胞基因表達水平更高的病人比表達水平低的病人預后效果要差很多,該發現首次通過臨床數據...
查看詳情
12月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雜志推出2010年年度回顧專刊——《回顧2010》(2010 Review of the Year),對2010年的科技進展、科技政策及一些重要人物進行了評點。 專刊說,從墨西哥灣漏油到美國法院裁...
查看詳情
20日,記者從山東省濰坊市畜牧局獲悉,山東信得動物疫苗有限公司禽流感滅活疫苗生產車間近日順利通過由農業部專家組成的GMP驗收小組的驗收。該項目不僅填補了濰坊動物疫苗研發生產空白,而且是國內首個以細胞懸浮...
查看詳情
2010年12月19日,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科研人員成功克隆了世界首例轉基因水牛。這是繼廣西大學本月獲得世界首例單精子顯微受精的轉基因水牛、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導的轉基因水牛之后的又一杰出科研成果。多頭轉...
查看詳情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建立首個記錄傳統醫學有效性的全球數據庫,這些傳統醫學在全世界的一些地方作為首要的衛生保健來源而被使用。 國際傳統醫學分類數據庫將在明年上半年建立起來,從而記錄傳統醫學,并首次提...
查看詳情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領導的跨領域研究團隊,成功重建果蠅全腦的神經網絡地圖,可幫助人類大腦的譯碼。 據報道,“清大”表示,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和果蠅種大腦的...
查看詳情
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新生兒大腦對母親的聲音反應更敏感,因為這有助于啟動新生兒大腦中主管語言學習的部分。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學術刊物《大腦皮層》上發表文章說,他們將電...
查看詳情
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人腦中一種名為“突觸后致密體”的神經組織含有1000多種蛋白質,該組織病變會導致癡呆等130多種神經系統疾病,這項成果將有助于更有針對性地治療相關疾病。 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
查看詳情
口蹄疫是世界上危害偶蹄動物的頭號傳染病,在過去十多年時間里,曾經取得了“攻堅克敵”輝煌業績的傳統口蹄疫疫苗在應用中弊端逐漸顯現,急需更新換代。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于力研究員率領的課題組...
查看詳情
有愛犬的人都知道,狗狗對其他同類的叫聲往往非常在意。一項新的研究證明,它們的這種留意是事出有因的,因為它們僅憑對方的叫聲,便能判斷出對方的體型大小。而且它們對犬吠聲的辨識度非常高,以至于能夠將不同...
查看詳情
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學家編寫自那時起的生命進化史,但要繪制出早于寒武紀的30億年前的生命圖景,還非常困難。因為寒武紀前的軟體動物細胞很少留下化石印記,但這些早期的生命卻留下了一些微小的化石:DNA。麻省理工...
查看詳情
英國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腦部疾病的樣本,發現人腦中一種名為“突觸后致密區”(PSD)的神經組織含有1461種蛋白,該組織病變會導致癡呆等130多種腦部疾病,最新研究有望為科學家治療腦病指明方向,也有助于科學家...
查看詳情
《每日科學》2010年12月14日報道—— 哥本哈根大學的BRIC科學家發現:人體本身能夠制造疫苗,以此強化體內的免疫系統并有助于預防慢性炎性疾病。本研究成果已發表于《臨床研究雜志》,可能對開發新的藥物有...
查看詳情
德國科學家在患常見肺癌的吸煙者體內發現了一種基因變異,可供科學家有針對性地研制新型抗癌藥物。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 倫敦癌癥研究所的 Nicholas Turner說:“目前,對于患有這種癌癥...
查看詳情
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實驗發現,通過抑制某種蛋白質的作用,不但可以使一種常見白血病致病基因攜帶鼠不發病,而且可以使已發病者對藥物更為敏感。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癌細胞》(Canc...
查看詳情
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在魚缸中幾乎從不停歇地游動……也許喜歡養魚的你看不上其貌不揚的斑馬魚,或者你根本就不養魚。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不起眼的小生靈在科研人員的手中正在為生命科學的研究貢獻著汗馬之...
查看詳情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鈣離子通道功能的缺失不僅與人類耳聾有關,而且與心律失常有關,新成果發表在12月在線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新發現為理解人類的聽力和耳聾提供了新見解,并強調進行心臟測試以預防...
查看詳情
口蹄疫是世界上危害偶蹄動物的頭號傳染病,在過去十多年時間里,曾經取得了“攻堅克敵”輝煌業績的傳統口蹄疫疫苗在應用中弊端逐漸顯現,急需更新換代。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于力研究員率領的課題組...
查看詳情
研究人員發現,在腎臟疾病中,糖蛋白血管生成素樣蛋白-4抗體(Angptl4)的分泌發揮了作用,新成果發表在12月在線出版的《自然—醫學》期刊上,并有望成為治療某種腎臟疾病的途徑。 足狀突細胞是腎臟中參...
查看詳情
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名為CRTC3的基因可以放慢脂肪消耗速度。人體若缺乏這種基因,則脂肪消耗快,不容易發胖。 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發現,普通老鼠和喪失CRTC3基因的老鼠正常進食時,兩者體...
查看詳情
近年來,標靶治療漸成臺灣癌癥治療的主流,其中又以能夠活化“抑癌基因”的HDACi為最新治療方式。14日,在HDACi標靶治療藥物研討會上,臺灣一家名為彥臣生技的藥企發布最新動物實驗結果,顯示所開發的藥物能夠顯...
查看詳情
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現了GSK3β蛋白激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機制,這為了解病毒感染誘導I型干擾素表達及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調控過程做出了新貢獻。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子刊、免疫學領域著名...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