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緣何鐘情健康人
日期:2010-12-09 11:48:53
2009年肆虐全球的H1N1病毒可能有一個誰都不曾料到的幫兇。
一篇發表在12月5日出版的《自然—醫學》雜志上的論文表明,數以萬計的死亡者可能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殺死的。這篇論文可能回答了自甲流從去年春天出現以來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為什么甲流的易感人群是總體上來說最為健康的20~50歲的年輕人,而孩子和老人卻能幸免于難呢?
流感的大暴發通常都發生在一種新的病毒毒株出現時,所有人的免疫系統都措手不及,因此不管是健康人還是體弱的人,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但這個理論卻無法解釋為什么H1N1暴發時,病毒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和根本沒有什么免疫力的幼兒的侵染比健康人群更加溫和。“在中間年齡層的人群中,我們見過一些病得非常非常厲害的人。”Fernando Polack說,他是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范德堡大學的一名兒科醫生。
Polack解釋稱,這是因為免疫系統發生了反作用。在觀察了2009年甲流暴發時75名中青年患者的肺部樣本后,研究者發現這些人的肺中,一種叫做C4d的蛋白達到了一種十分離奇的含量。
C4d通常的作用是和抗體綁定在一起,共同構成抗病毒免疫復合體。Polack說,在正常情況下,當抗體與病毒作斗爭時,會召集C4d聯合消滅病毒。以流感為例,大多數人體內的抗體都隨著流感毒株的變異發生季節性的變化,但這些抗體對這次大暴發的流感病毒匹配度卻很低。雖然這些抗體也能發現并鎖定病毒,但卻無法阻止它們進行復制。
據Polack推測,當抗體和C4d形成免疫復合體時,整個系統就會失去控制。它們非但不在病毒上鉆洞,反而會在患者的血管里打洞,并把水分和血漿沖到肺部去。
“免疫系統被愚弄了,它激發的這種特定的免疫反應給患者帶來了傷害。”Niranjan Bhat評論稱,他是位于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的一名傳染病醫生,此次沒有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來。
Polack表示,由于幼兒和嬰兒體內沒有對付季節性流感毒株的抗體,因此甲流對他們的傷害更小。而老年人身上往往帶有1957年前在美國流行的流感病毒抗體。這種抗體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行流感病毒的后代,與2009年H1N1病毒的相似程度更高。所以甲流暴發后,大多數老年人身上沒有出現C4d激增的現象。
而后,研究人員又研究了普通季節性流感患者的肺部樣本。他們在樣本中只發現了痕量的C4d,這似乎驗證了他們的假說。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被這一結果說服了。“免疫復合體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醫學中心的病毒學家Ron Fouchier說,“但問題是,這些抗體復合體是由另一種病癥激發出來的,還是說這些復合體本身就帶來了問題?”
英國曼徹斯特林肯地區熵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Thomas Reichert認為Polack的假說其實是似是而非的。他表示,除非是有T淋巴細胞入侵,否則肺部不會出現這么嚴重的傷害,而Polack的研究中并沒有發現這種跡象。
Reichert說,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其實是“它孤注一擲的最后一招……如果免疫系統無法精確地識別病毒,只知道有很多病毒在那兒,它就會一股腦地沖上去,干脆把那個地方整個摧毀”。
上一篇: 科學家培育出有兩個“父親”的老鼠
下一篇: 世界稀有蠅種重現肯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