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瑞士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服用鎮痛藥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偶爾服用鎮痛藥的普通人不必為此擔心。 研究報告1月12日刊登于《英國醫學雜志》(BMJ)周刊。 瑞士伯爾尼大學社會與預防醫學學院科...
查看詳情
據英國《獨立報》1月12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實驗首次證明,使用人類胚胎干細胞研制出的血小板可修復實驗鼠的受損組織,人類未來有望源源不斷地制造出起作用的血小板,捐血有可能成為歷史。 血小板是哺乳...
查看詳情
主要生活在南極的企鵝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動物,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影響南極,人們對它們的跟蹤研究也越來越多。不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企鵝翅膀上套鋼圈來進行標識的傳統手段會影響企鵝生存,由此得出的科研結論...
查看詳情
1月13日,美國《神經元》(Neuron)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研究員和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鮑嵐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Facilitation of μ-opioid recep...
查看詳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名為“叢林斜眼褐蝶”的蝴蝶,這種蝴蝶的雄蝶與雌蝶在求偶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會因出生季節不同而改變。 美國耶魯大學的博士后研究員凱思琳·普魯迪克日...
查看詳情
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查看詳情

據《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一個由瑞士、德國等國家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合作研究小組最近制造出了迄今最大的穩定的合成分子PG5。 巨型分子PG5直徑約10納米,質量相當于2億個氫原子,結構好像樹枝,大小和...
查看詳情
比利時科學家成功解密了一種新的防癌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利用HRG(富含組氨酸糖蛋白)可使異常的腫瘤血管正常化,進而防止腫瘤細胞轉移,提高化療效果。 在人體中,所有組織的生長都需要通過血管來提供...
查看詳情
日本研究人員在10日的《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從原子層面探明麻疹病毒入侵細胞時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及其受體結合部位的立體結構,這項成果有望幫助人們開發抗麻疹病毒新藥。 ...
查看詳情
螞蟻過著一種嚴密的、高度發達的組織生活。它們因為力量、組織、團隊合作而聞名。但是根據《每日郵報》近日報道,科研人員發現螞蟻成功的一個關鍵秘密是它們懂得在工作場所中年齡的重要性。 俄勒岡大學和俄...
查看詳情
江西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現的1例染色體異常核型—— 46,XX,t(3;16)(p10;p10),近日經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登記庫顧問夏家輝院士等鑒定,屬世界首報。該核型的發現豐...
查看詳情
過去年輕的未婚女子出入社交場所通常會有年長的女伴(chaperone)陪同,以監督并防止女孩們與年輕男孩隨意的約會。生物學家將“chaperone”一詞延伸到細胞生物學中,從而用“分子伴侶”來專門指代阻止蛋白質發生...
查看詳情
法研究稱:早老性癡呆癥致病蛋白質也能做"好事"
法國科學家日前發現,早老性癡呆癥的致病蛋白質Tau雖然經常扮演神經細胞“殺手”的角色,但它在正常情況下卻能對細胞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進行保護。 這項研究由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等機構共同完成。科學家...
查看詳情
人們常說年少無知,因為許多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做出無所畏懼、甚至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的一系列叫成年人無法接受的大膽舉動。不過,一項研究表明,這一現象實為生理變化的后果,是大腦發育的必經階段。 美國...
查看詳情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緊急組織了一個科研組,用來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發生的基因突變,是否能導致疫苗對其失去作用。 資深的政府部門科學家已經發現H1N1病毒發生的輕微基因突變。他們正在研究這種變異是...
查看詳情
日前,由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發明,并與諾華公司合作開發的瘧疾研究項目復方蒿甲醚,以其創新性治療方案和卓越療效獲得“2010美國蓋倫獎”最佳藥物獎。據悉,蓋倫獎美國組委會對復方蒿甲醚的評價是...
查看詳情
很多富有的人都認為與比自己小30歲的年輕女孩交往能幫助保持年輕。然而,近日科學家的研究卻推翻了這一想法。 科學家日前發現,擁有值得炫耀的年輕妻子實際上會讓你顯得更加年老。據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介紹...
查看詳情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和蓋提斯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研究成功實現了單一細胞中線粒體的提取。這項研究將有助于科學家更好地針對特定線粒體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了解各種遺傳...
查看詳情
世界上首個把疫苗和自閉癥聯系在一起的論文被《柳葉刀》雜志撤回,這篇論文當年曾經導致不少家長拒絕讓孩子打疫苗,原論文第一作者Andrew Wakefield因為此事而成了某些人心目中的英雄。現在,一位名叫Brian D...
查看詳情
日本研究人員在10日的《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從原子層面探明麻疹病毒入侵細胞時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及其受體結合部位的立體結構,這項成果有望幫助人們開發抗麻疹病毒新藥。 ...
查看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首先讓實驗者進入功能磁共振成像機器,隨后為實驗者播放一些折磨身體某部位的視頻,在實驗者觀看一段時間后,科學家 會拿著視頻里出現的給人帶來痛苦的工具在實驗者身上輕輕拍打。科...
查看詳情
6日從山東省科學院獲悉,由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培育的高含油量海水微藻,2010年底被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據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張新建博士6日介紹,科研人員利用紫外誘變得到含油量達...
查看詳情
來自《路透社》的消息,本周一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外宣稱他們在一項研究中發現H1N1感染者的體內生成了異常強力的流感抗體,這一發現或將推動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萬能”注射流感疫苗用于中和多種類型的流...
查看詳情
近日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發現人體的脂肪細胞并非完全相同,并揭示了活化因子SRC-2和SRC-3影響脂肪形成的作用機制,新研究發現或將推動科學家們了解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的病機,并為開發新的治療...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