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的圍脂滴蛋白基因變異會導致其脂肪細胞功能受到影響,從而使其身體脂肪含量均勻降低,“瘦身”效果明顯。 人體許多細胞中都會存儲少量脂肪,...
查看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3月14日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抑郁癥傾向的父親更易體罰孩子,比例比正常父親高大約兩倍。 這項調查名為“脆弱家庭與兒童幸福研究”,由尤妮斯·肯尼迪·施賴弗全國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學會資...
查看詳情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緊急啟動放射性核素解毒促排藥物的儲備和研制
日前,日本福島等地發生9級大地震,已經引發核電站機組爆炸,核燃料堆芯融化,核泄漏事態嚴重,并可能發生更嚴重的大范圍核泄漏,有可能影響我國人民、特別是離日本較近的上海等地區居民的生命健康。 然而...
查看詳情
日本發生地震后,福島核電站氫氣濃度增加發生爆炸,引起核電站放射性泄露,為安全起見,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據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所長周志俊教授和放射醫學專家吳錦海副教授介紹,日本...
查看詳情
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后,核電站的安全情況一直備受全球關注。但經過幾天的緊急搶救,福島地區緊張程度并未緩解,特別是15日早晨又傳來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發生爆炸的消息,網絡上也可以看到各種...
查看詳情
奇特"振動膠囊"緩解便秘 即將進行人類臨床試驗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下個月這種發明將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研究人員表示,跟其他治療便秘的方法不同,這種一次性膠囊沒有任何副作用。導致便 秘的常見原因包括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或者服用某些藥物。遭受便...
查看詳情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表示,腳趾甲可以成為診斷肺癌的先兆。據悉,他們通過研究腳趾甲中尼古丁的含量發現,高尼古丁含量的人得肺癌的風險,比低含量的人高出三倍。 而令人震驚的...
查看詳情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中央大學”與“國泰”醫院日前發表干細胞新技術,成功將培養干細胞所需時間從5個小時縮短為半個小時,搭配國際間熱門的“人類誘導型萬能干細胞(ips cells)”技術,能將成熟細胞返老還童...
查看詳情
前不久,新型新城疫疫苗由美國農業部科學家研制成功。 這種新型疫苗不僅降低了新城疫在家禽中的致死率與發病率,同時也可減少該病毒的傳播。 美國微生物學家余慶中(音譯)博士領導的...
查看詳情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利用一滴血就能夠同時判斷是否患有乙肝、丙肝和肝癌等9種肝病的診斷方法,在30分鐘內就可以得出結果。 利用這種方法進行一次檢測只需要0.1毫升...
查看詳情
德國、美國與加拿大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多系統萎縮患者的腦脊液中,經ELISA法測定的平均α-突觸核蛋白濃度顯著低于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盡管特異性低,但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濃度在突觸...
查看詳情
手術和化療是對付腫瘤細胞的主要手段,可是化療中面臨的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腫瘤對藥物產生耐受,90%的化療失敗要歸結于腫瘤耐藥。 腫瘤耐藥的方式和機制多種多樣,其中有一種特殊類型的耐藥,叫“多藥耐藥...
查看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一名科學攝像師使用高能電子顯微鏡準確地捕捉到了一只正在“微笑”的蝌蚪。 由于蝌蚪只有14天大,這一“微笑”表情通過肉眼是無法看見的,即使是在高能電子顯微鏡下也極難觀察...
查看詳情
要對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韓家淮有個全面認識,就要從細胞說起——他最富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發現細胞壞死的“開關”,這個“開關”的重要性在于:細胞的“好死”或“壞死”,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的健康。 ...
查看詳情
來自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胸外科的研究人員發現根據肺部腫瘤細胞分泌的血清腫瘤特異生長因子的含量,能夠輔助判定該病灶是良性還是惡性,其陽性檢測正確率高于PET(派特)等影像學檢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權...
查看詳情
歷時七年的研究,哈醫大專家李呼倫教授領導的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Th1、Th2、Th17、Treg細胞亞群功能失衡”理論,完善了早期國際上“Th1、Th2細胞功能失衡”導致多發性硬化(MS)疾病發生的研究結論,為臨床治...
查看詳情
Plate set up If the user do this assay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recommended to do a pre-test with two strips. A suggested plate format for pre-test is shown below. T...
查看詳情
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能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蛋白,從而為治療這種自身免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療靶標。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學》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
查看詳情
新一期美國《中風》雜志刊登一份瑞典研究報告說,每天喝超過一杯咖啡的女性中風的幾率明顯低于不經常喝咖啡的女性。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對超過3.4萬名49歲至83歲的女性進行了大約10年的跟...
查看詳情
在NSFC-云南省政府聯合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s. 30800004和U0836604)等的資助下,近兩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大量野外考察和標本采集的基礎上,對大環柄菇屬及其近緣屬進行了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
查看詳情
來自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科學家們在大鼠上檢測了他們研制的一種新型便攜式正電子斷層掃描儀(PET scanner)的效率。這一新型設備為神經科學家們研究處于清醒和活動狀態下動...
查看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確認人類克雅氏癥(CJD)生物標記,有望利用這一標記對這種致命疾病作出早期診斷。 這項研究由美國凱斯西保留地大學醫學院學者尼娜·辛格主導。成果報告發布于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
查看詳情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美國杜克大學基因科學與政策研究所(IGSP)的研究人員稱,用單個基因改造多年生牧草,可使其根部更加堅韌,生長更快,這有利于生物燃料的制造。 多年生牧草包括柳枝稷和芒草等...
查看詳情
植物在整個生物界中是最基礎的一類生物,它們為人類提供了食物和能量來源,裝點并美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最近,美國科學家又發現了植物的新用途,可以經過基因改造后用來反恐,發現那些隱蔽的炸彈。 ...
查看詳情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進入青春期,交友不慎會學壞。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少年的大腦會提升“防御”功能,幫助抵御壞朋友的影響。 對比研究 俄勒岡大學研究人員找來同為10歲的24名女孩和14名男孩,讓他...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