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專家積極應對日本核電站放射性泄露事故
日期:2011-03-17 15:25:24
日本發生地震后,福島核電站氫氣濃度增加發生爆炸,引起核電站放射性泄露,為安全起見,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據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所長周志俊教授和放射醫學專家吳錦海副教授介紹,日本核電站放射性泄露后,該所安排20名技術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在該所實驗大樓頂樓平臺放置先進的“空氣連續采樣儀”,對空氣中放射性氣溶膠濃度實施連續24小時的監測;同時實時監測空氣中的γ輻射水平。目前監測結果未發現輻射水平有異常變化。目前,該所專家繼續密切關注上海輻射水平的變化,一旦發現輻射水平異常,將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并采取相關安全措施。
有些剛從日本回來的上海市民,對自己身體是否受到核放射污染,很不放心,該所專家應用先進儀器及時對這些市民進行了人體表面核污染和內污染檢查,從目前檢查情況來看,未發現受到核污染的患者。為讓公眾及時了解和正確認識本次核電站放射性泄露事故帶來的負面作用,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專家已接受多家媒體和電視臺采訪。并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關注日本核泄漏,向市民介紹核輻射危害與防護以及普及放射防護知識。該所放射醫學專家特別提醒,如發現情況異常,應該關門、關窗盡量待在家里或建筑物內;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在輻射過強的地方下停留,防止放射性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以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據吳錦海介紹,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入口處附近放射性物質濃度是正常水平的70倍,1號機組中央控制室放射性物質濃度達到正常水平的1000倍,在1號機組附近檢測到放射物劑量為每小時1015微西弗,已超出500微西弗/小時的污染物標準值一倍多。
這次日本地震引起核電站核泄漏定為4級,當時由于制冷系統在地震后失靈,反應堆內溫度急劇升高,引起堆芯熔毀,“堆芯熔毀”是指流經核反應堆的冷卻水大量泄漏,核裂變產生的巨大熱量無法去除,致使核燃料所在的反應堆堆芯最終熔化的現象。為了避免“堆芯熔毀”,核反應堆里的冷卻水必須保持在相應的水平上,以便能夠持續地對核燃料進行冷卻。
據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所長周志俊教授和放射醫學專家吳錦海副教授介紹,日本核電站放射性泄露后,該所安排20名技術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在該所實驗大樓頂樓平臺放置先進的“空氣連續采樣儀”,對空氣中放射性氣溶膠濃度實施連續24小時的監測;同時實時監測空氣中的γ輻射水平。目前監測結果未發現輻射水平有異常變化。目前,該所專家繼續密切關注上海輻射水平的變化,一旦發現輻射水平異常,將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并采取相關安全措施。
有些剛從日本回來的上海市民,對自己身體是否受到核放射污染,很不放心,該所專家應用先進儀器及時對這些市民進行了人體表面核污染和內污染檢查,從目前檢查情況來看,未發現受到核污染的患者。為讓公眾及時了解和正確認識本次核電站放射性泄露事故帶來的負面作用,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專家已接受多家媒體和電視臺采訪。并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關注日本核泄漏,向市民介紹核輻射危害與防護以及普及放射防護知識。該所放射醫學專家特別提醒,如發現情況異常,應該關門、關窗盡量待在家里或建筑物內;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在輻射過強的地方下停留,防止放射性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以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據吳錦海介紹,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入口處附近放射性物質濃度是正常水平的70倍,1號機組中央控制室放射性物質濃度達到正常水平的1000倍,在1號機組附近檢測到放射物劑量為每小時1015微西弗,已超出500微西弗/小時的污染物標準值一倍多。
這次日本地震引起核電站核泄漏定為4級,當時由于制冷系統在地震后失靈,反應堆內溫度急劇升高,引起堆芯熔毀,“堆芯熔毀”是指流經核反應堆的冷卻水大量泄漏,核裂變產生的巨大熱量無法去除,致使核燃料所在的反應堆堆芯最終熔化的現象。為了避免“堆芯熔毀”,核反應堆里的冷卻水必須保持在相應的水平上,以便能夠持續地對核燃料進行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