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遞質
1. 什么是神經遞質?
神經遞質是在神經元的突觸前軸突膜釋放的小型化學分子,進入突觸間隙以促進信號從突觸前神經元傳遞到突觸后靶細胞。
已經鑒定出不同類型的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可以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分類,包括興奮性神經遞質、抑制性神經遞質和調節性神經遞質。興奮性神經遞質對神經元有興奮作用,意味著它們增加了神經元發放動作電位的可能性。一些主要的興奮性神經遞質包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抑制性神經遞質對神經元有抑制作用,包括5-羥色胺和γ-氨基丁酸(GABA)。調節性神經遞質能夠同時影響更多的神經元。請注意,有些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和多巴胺,可以根據存在的受體類型產生興奮性和抑制性效果。
根據化學和分子屬性,主要的神經遞質類別包括氨基酸,如谷氨酸和甘氨酸;單胺類,如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肽類,如生長抑素和阿片肽;以及嘌呤類,如三磷酸腺苷(ATP)。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也可以被歸類為六種類型之一,涉及氨基酸、肽類、單胺類、嘌呤類、氣體遞質和乙酰膽堿。
2. 神經遞質如何工作?
神經遞質的主要功能是抑制或激發突觸后細胞的活動。為了通過神經遞質傳遞信息,神經元需要相互通信,它們通過突觸進行通信。當信號通過一個神經元并到達該神經元的末端時,它們不能簡單地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相反,神經元必須觸發神經遞質的釋放,然后神經遞質攜帶信號穿過突觸,目標是到達下一個神經元。如圖1所示,在突觸傳遞期間,動作電位(一種電脈沖)觸發突觸前神經元的突觸囊泡釋放神經遞質(一種化學信息)。這些神經遞質擴散穿過突觸間隙(突觸前和突觸后神經元之間的間隙)并結合到突觸后神經元上的特定受體位點。

圖1. 神經遞質與其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圖
*此圖由Encyclop?dia Britannica, Inc.提供。
神經遞質由神經元合成并儲存在囊泡中。這些囊泡通常位于軸突的末端。釋放神經遞質的神經元稱為突觸前神經元。接收神經遞質的神經元稱為突觸后神經元。每個神經元的末端都有突觸前末端和囊泡,這些囊泡是包含神經遞質的囊袋。當神經沖動(或動作電位)觸發神經遞質的釋放時,這些化學物質隨后被釋放到突觸間隙中,然后被下一個神經元上的受體攝取。這個過程被稱為神經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