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治療新靶點 miRNA再受關注
日期:2010-08-04 17:36:25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科研人員新近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找到了紅斑狼瘡治療的新靶點。研究論文日前刊登在國際免疫學領域著名學術刊物《免疫學》雜志上。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女性患病率接近1%。,尤其多發于育齡女性。醫學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體內承擔防御功能的T淋巴細胞發生紊亂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T淋巴細胞的功能紊亂呢?近年來,國際上將研究目標定位于微小RNA(核糖核酸)。
據介紹,微小RNA被科學家稱為人體的“精細調節器”。在人類基因組計劃結束后,人們發現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只占總基因組的約2%,而占人類基因組95%的非編碼序列是產生非編碼RNA的源泉。這些非編碼RNA充當著細胞調控者的角色,在細胞分化凋亡、生物發育、疾病發生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而微小RNA就是其中的一種非編碼RNA,它們通過調控T淋巴細胞等重要的免疫細胞功能,維護著人體內積極、健康的免疫反應。
此次,上海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了兩種微小RNA,即miR-21和miR-148a。在紅斑狼瘡病人體內,這兩種微小RNA的數量多于健康人,而這種增多使得T淋巴細胞失控。在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在遭受攻擊時,微小RNA能夠調控T淋巴細胞參與的免疫反應。一旦微小RNA失控,就會造成T淋巴細胞功能的紊亂,最終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風濕病學研究所所長沈南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證明miR-21和miR-148a是紅斑狼瘡治療的靶點之一。今后一旦研發出調節微小RNA的相關藥物以及有效的給藥途徑,就會對紅斑狼瘡治療產生積極的作用?!?/P>
上一篇: 權益團體干預未能給受虐婦女的抑郁癥以改善
下一篇: 基因療法治療“氣泡男孩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