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計劃”學者Cell Res:環形RNA也能編碼蛋白
日期:2017-03-16 08:54:08
來自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浙江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量的環形RNA可作為信使RNA來編碼蛋白,這些環形信使RNA通過一種常見的RNA甲基化修飾m6A,來驅動非帽依賴性的翻譯機制來合成蛋白質。該研究進一步拓展了環裝RNA的功能,對蛋白質的來源的多樣性有新的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0日的Cell Research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千人計劃研究員王澤峰,其研究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RNA 可變剪接的機理;RNA 結合蛋白的合成生物學;RNA 功能基因組學等。
環狀RNA在某些病毒中普遍存在,然而近年才在真核生物中發現大量這種非主流RNA。人類的環狀RNA主要是由外顯子的反向剪接產生的,但關于其生物功能尚無定論。先前研究顯示,環狀RNA是一種非編碼RNA,可以如同海綿一樣吸附miRNA或RNA結合蛋白,從而起到調控基因表達的作用。
人的細胞中所有的已知mRNA都含有5’端帽結構,這一帽結構是大部分mRNA翻譯所必需的。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如細胞應激條件下,有些 mRNA可以不依賴于帽結構而靠一個叫IRSE的順式調控原件來從mRNA的中間啟動翻譯。這種IRES驅動的蛋白翻譯在RNA病毒中很常見,但只在一小部分的真核細胞mRNA中發現。
在王澤峰組的前期工作中,他們發現插有IRES的編碼GFP的環狀RNA可以在細胞中被翻譯。而新的工作中,他們發現環狀RNA中富含m6A甲基化修飾,而且這些堿基修飾可以像IRES一樣驅動環狀RNA翻譯。王澤峰研究員認為,“這兩個發現放在一起,就可推斷出有大量的環狀RNA被翻譯成蛋白質這一令人驚訝的結論,說明人的細胞中存在有大量的環狀RNA編碼的未知蛋白。” 這是一個有很令人興奮的結論,說明人類蛋白質的多樣性遠比從前想的大。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環形RNA的翻譯機制,發現了m6A識別蛋白YTHDF3能夠結合到環狀RNA的修飾位點并募集eIF4G2和其他翻譯起始因子來驅動環狀RNA的翻譯。同時,他們通過多核糖體分析和RNA測序發現大量的環狀RNA與多核糖體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利用質譜分析的方法鑒定了一些由環狀RNA反向剪接接口編碼的新肽段。
盡管不排除很多環狀RNA仍可能是非編碼RNA,但新結果證明其中一大部分可以像信使RNA一樣翻譯成蛋白。“這一發現模糊了編碼和非編碼RNA的界定。” 王澤峰研究員認為,“信使RNA不見得一定需要是線性的,環狀RNA顯然是一類新的信使RNA。”
新文章尚未解答的重要問題是這些環狀RNA編碼的蛋白功能是什么,但他們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正常情況下, 真核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主要方式是通過5’端帽依賴性翻譯,但在應激環境下或一些癌癥中,5’端帽依賴性翻譯會被抑制而非帽依賴性翻譯將會取代。因為環狀RNA沒有5’端帽結構,所以所有的環狀RNA翻譯都是通過非5’端帽依賴性翻譯進行的。因而環狀RNA可能通過產生刺激誘導蛋白在細胞應激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類似推理,環狀RNA編碼的蛋白可能在癌癥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此項研究和之前的研究都表明m6A可以像IRES一樣啟動翻譯,而在信使RNA中存在大量的m6A修飾。因此王澤峰研究員相信:“類似于一個基因可以通過可變剪接產生多個信使RNA異構體一樣,一個信使RNA可能通過非帽依賴性翻譯產生多種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