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醫學: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可以預測肺癌治療效果
日期:2016-11-23 08:59:58
肺癌是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之一。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不同類型的肺癌,治療策略和預后情況也不盡相同。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血檢可以預測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對治療的應答情況。
在癌癥的發展過程中,腫瘤細胞會離開實體瘤進入血液循環,成為循環腫瘤細胞(CTC)。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從31名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分離循環腫瘤細胞進行研究。他們發現,治療前循環腫瘤細胞的基因缺陷模式與患者對化療的應答情況有關。
通過手術獲取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是比較困難的。肺部腫瘤很難觸及,樣本往往又太小,提供不了多少有用的治療線索。而液體活檢為人們提供了從血液樣本獲取腫瘤信息的新途徑。
有些SCLC患者原本響應了藥物治療,但后來又出現癌癥復發。研究人員分析了這些患者發生的遺傳學改變。研究顯示,癌癥復發患者的基因缺陷模式不同于那些不響應化療的患者,說明他們對藥物產生抗性的機制并不相同。研究人員指出,鑒定患者之間基因缺陷模式的差異,有助于進一步理解這種侵襲性的肺癌。
與單個循環腫瘤細胞(CTC)相比,CTC群可以更有效的在機體內擴散。過去人們普遍認為CTC群太大,無法穿過狹窄的毛細血管。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發表文章反駁了這一觀點,并且提出了降低CTC群轉移能力的新策略。
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檢測血液CTC的簡便工具,NanoFlare。NanoFlare是首個能在復雜基質(血液)中檢測循環腫瘤細胞的遺傳學方法。這個微小的核酸球具有金納米顆粒核心和單鏈DNA“照明彈”。即使只有痕量的靶標存在,NanoFlare也能進入并點亮細胞。
前列腺腫瘤很容易轉移到骨組織,這樣的轉移很難用傳統方法進行檢測。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描述了一個模塊化的新技術平臺。該平臺可以收集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的CTC,對其進行外顯子組測序和分析,揭示高度可信的單核苷酸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