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解密DNA的X檔案
日期:2016-06-07 08:49:25
DNA復制和DNA修復是所有生命的基本程序,也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謎題。現在,Sheffield大學的研究團隊揭開了這個謎題的關鍵部分。他們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細節,闡明了細胞分裂之后從DNA雙鏈中去除分支DNA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于六月六日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
分支DNA(branched DNA)在美國經典科幻劇《X檔案》中有不少戲份,聯邦調查局探員Scully懷疑外星人將分支DNA插入了自己的血液。當然,在現實中分支DNA并不是外星人搞的鬼,我們體內每天都會生成這種分子。每一次細胞分裂都會出現分支DNA,它們是DNA復制必不可少的中間形態。
這項研究通過分子快照展示了FEN(Flap EndoNuclease enzymes)修剪DNA、恢復雙鏈結構的具體過程。“FEN酶與腫瘤發展和突變有關,這項研究的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診斷和治療癌癥。了解FEN酶的作用機制,還有助于開發新的抗菌藥物,”Sheffield大學的Sayers教授說。
“我們現在知道細胞如何開展DNA復制之后的清理工作,降低出現有害突變的風險。這類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治療與這一過程有關的疾病,”Sheffield大學的Dr John Rafferty表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DNA復制和修復的作用機制,有助于理解所有生命最基本的細胞程序。
DNA復制機器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和驚人的準確性將堿基配對形成DNA雙螺旋。它們能夠識別正確的堿基搭配,丟棄錯誤的組合。不過,這些機器每復制10,000 -100,000 bp就會犯個錯誤,這個錯誤如果不校正就會成為基因組突變。那么,這些錯誤是如何產生的呢?Duke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量子悸動的出現頻率與DNA復制錯誤的頻率差不多,它們可能就是隨機突變的基礎。
生命的基礎分子有時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舉例來說,酵母DNA鏈受損之后,會像展開的風帆一樣在細胞中擺動。這種奇怪現象很早以前就為人所知,但不少研究者認為該現象并不存在于人類細胞。洛克菲勒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受損DNA鏈的搖擺舞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相當常見。
復制體是參與DNA復制的重要蛋白質復合物,負責解開DNA螺旋生成復制鏈。洛克菲勒大學、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和Stony Brook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真核生物復制體的分子結構,顛覆了人們過去對這種復合物的認識。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
下一篇: Science發布基因組研究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