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癌癥為何如此頑強
日期:2015-11-26 08:50:53
放療雖然是治療癌癥的經典方法,卻難以將腫瘤完全摧毀。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揭示了其中的關鍵機制,并且提出了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電離輻射能引起細胞DNA斷裂,是一種強大的癌癥治療工具。研究人員發現,放療對皮膚腫瘤造成DNA損傷的時候,會激活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Langerhans細胞。Langerhans細胞是不成熟的樹突狀細胞,通常處于休眠狀態。這些細胞能夠對放療造成的DNA損傷進行自我修復,還會觸發免疫應答幫助皮膚腫瘤(比如黑色素瘤)抵抗進一步的治療。
研究顯示,皮膚受到電離輻射之后,Langerhans細胞移動到附近的淋巴結與其它免疫細胞交流,參與調節T細胞的編程。這些調節T細胞隨后回到受損的腫瘤,像保護傘一樣抵御免疫系統的攻擊。“任何阻止這些調節T細胞生產的方法,都能改善放療的效果,拯救癌癥患者的生命,”Dr. Price解釋道。
“由于Langerhans細胞激活了調節T細胞,受到輻射的小鼠黑色素瘤長得更快,”Dr. Price說。“這些Langerhans細胞是抵抗放療的。”進一步研究表明,Langerhans細胞能夠抵抗致死劑量的輻射,是因為它們高水平表達一種重要的蛋白。這種蛋白與細胞的壓力應答有關,參與了放療后的DNA修復。
研究人員還指出,免疫檢驗點抑制劑可以破壞Langerhans細胞的DNA修復能力,最終導致這些細胞死亡,阻止保護腫瘤的免疫應答。“我們的研究顯示,將放療和免疫療法結合起來,能使放療變得更加有效,”文章的第一作者Jeremy Price博士說。
這項研究是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進行的,主要針對Langerhans細胞所在的皮膚。不過研究人員相信,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機體其他器官中,只不過被放療激活的是樹突狀細胞。了解這些細胞對癌癥治療的應答是非常關鍵的。
上一篇: 促進肝臟再生的生長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