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癌癥中亦正亦邪的免疫細胞
日期:2015-01-26 08:46:24
有癌癥研究表明,中性粒細胞其實存在不同的亞型,而且這些細胞還有一定的可塑性。
中性粒細胞是最常見的一種白細胞,占白細胞比例的50%-70%。Hebrew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這些細胞存在不同的亞型,有的能對抗癌癥,有的卻在促進癌癥發展。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癌癥新療法,增加抗癌的中性粒細胞,同時限制促癌的中性粒細胞。
傳統的癌癥研究主要是尋找可以進行治療的放療或化療靶標。后來人們開始嘗試通過刺激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這種癌癥免疫療法對健康組織的副作用小,而且已被證明對部分癌癥患者有效。
今年來科學家們意識到,腫瘤周圍某些健康細胞在癌癥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些細胞為腫瘤生長提供了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腫瘤微環境),甚至為腫瘤擴散提供幫助,靶標它們有望對癌癥造成實質性打擊。中性粒細胞通常與炎癥和抗感染有關,不過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這些細胞也在腫瘤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過去人們認為,成熟中性粒細胞一般不會再有什么變化。Dr. Zvika Granot和Dr. Zvi Fridlender的團隊根據小鼠腫瘤和人類血液研究,對此提出了挑戰。他們發現,中性粒細胞并不是均一的細胞群體,其中含有不同的亞型,而且這些細胞仍有較強的可塑性。這一成果發表在一月二十二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中性粒細胞可以對抗癌癥,但另一些中性粒細胞卻幫助癌癥發展。研究顯示,在癌癥的早期階段,抗癌的中性粒細胞占據著優勢。隨著癌癥的發展,促癌的中性粒細胞逐漸超越了抗癌的中性粒細胞,這時中性粒細胞總體表現出促癌特性。
“這兩種中性粒細胞之間的差別,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診療機會。我們正在嘗試一邊促進抗癌中性粒細胞,一邊限制促癌中性粒細胞,評估這種措施對疾病進程的影響。這些結果將能幫助人們開發出更有效的抗癌藥物。”
下一篇: Cell首次證實病毒組與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