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日期:2014-10-08 08:58:38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小鼠早期胚胎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組在單細胞的受精卵階段,均會發生大規模的DNA主動和被動去甲基化,DNA雙加氧酶Tet3介導了主動去甲基化的發生,而糖苷酶TDG并不參與該過程。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
該研究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徐國良研究組、李勁松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研究組共同完成。
研究中,科學家利用最近發展的單細胞簡并代表性甲基化測序、發夾DNA甲基化測序以及測定等表觀修飾分析技術,結合生殖系選擇性敲除的小鼠模型,對受精卵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組DNA去甲基化的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結果表明,受精卵中的母源和父源基因組除了通過DNA復制這一途徑進行被動去甲基化外,母源基因組和父源基因組一樣,也會發生全基因組范圍的主動去甲基化。在發生主動去甲基化的區域,5-甲基胞嘧啶會被未修飾的胞嘧啶取代,幾乎沒有高級氧化產物殘留。這暗示了在Tet3介導的下實現DNA的主動去甲基化。
上一篇: Nature:細胞基因治療再獲重要突破
下一篇: 免疫療法可殺死腫瘤:激發身體天然屏障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