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頭頸癌研究獲得重要進展
日期:2014-08-05 09:06:07
TP53是腫瘤蛋白53的縮寫,在調控細胞生長、檢測和修復DNA、引導細胞凋亡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正因如此,人們將TP53視為“基因組衛士”。
TP53被廣泛認為與侵襲性更強的癌癥有關,而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這個突變基因其實并不那么致命。研究顯示,在頭頸鱗狀細胞癌中,只有當癌癥基因組三號染色體上特定片段缺失與TP53突變同時發生時,頭頸癌的致死率才會高。這項研究發表在八月三日的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這兩個遺傳學故障是緊密關聯的,”文章的共同資深作者Trey Ideker博士說。“一個暴露出致命之處,另一個實施直接打擊。”
這項研究表明,對頭頸癌患者進行TP53和3p刪除(三號染色體短臂“p”上的遺傳信息缺失)的檢測很有治療價值。如果這兩個指標都存在,就應該強化治療。如果只出現了一個突變,就可以采取較為溫和的治療方式,因為TP53突變本身并沒有之前所想的那么致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治療并發癥所導致的死亡。
“我們將能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為頭頸癌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就像治療乳腺癌一樣,” 文章的共同資深作者Quyen Nguyen副教授說。“過去,癌癥治療大多取決于腫瘤的大小和定位。現在我們知道,一些大腫瘤可能只需要較為溫和的治療,而一些小腫瘤卻需要強化治療。這對患者的影響將會很大。”
這項研究利用癌癥基因圖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分析了250例頭頸鱗狀細胞癌的基因組數據。癌癥基因圖集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建立的,包括二十多種人類癌癥,其中所有的腫瘤樣本都來自于85歲以下的患者。
這項研究顯示,179例樣本具備兩種突變,50例只具有一種突變,22例不含這兩種突變。研究人員發現,具備兩種突變的患者有半數會在兩年內死于癌癥,而其他患者中66%可以存活五年以上。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除了引起宮頸癌,還與頭頸癌有關。人們相信這種病毒能夠影響TP53的活性,它對細胞的影響與TP53突變差不多。為此,研究人員分別對HPV陽性和HPV陰性腫瘤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在HPV陽性腫瘤中,癌癥侵襲性也與3p刪除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