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發光蛋白監控藥物濃度
日期:2014-07-04 09:07:51
科學家新研制出一種在治療過程中監控藥物濃度的方法,其利用光來識別有害的用藥過量和無效的用藥過少,這是在線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上的一項報告介紹的內容。該方法的簡便或對診斷實驗室之外的藥物治療的監控有著特別價值。
最佳用藥劑量,或者說處方藥的濃度,根據疾病種類和經過治療的特定患者情況而具有很大變數。有些藥物的“治療窗口”很有限,意味著這些藥物必須在特定濃度下使用,才能有效治療疾病且不會對患者產生毒副作用。因而,能否確定給出的劑量屬于正確濃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確定藥物濃度所需要的流程冗長,所使用的設備也都暫時只能在醫生辦公室和臨床實驗室中使用,無法普及推廣。
Kai Johnsson等人將一些能發光的蛋白質混入合成材料制成一種大型感應分子,并將這些分子導入血液樣本中。當藥物分子不存在時,這種感應分子會發出紅光。而一旦與藥物結合,感應分子便會發出藍光,紅光和藍光的比例則由藥物濃度決定。研究人員經過驗證,證實了這種感應分子可對六種不同的常用藥物產生作用。
由于該分子會發光,因此利用商用數碼拍攝器材便可從一滴血中檢測到分子信號,這意味著該方法可擴展應用到患者家中和那些基礎設施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地區。
上一篇: 利用幾何學誘導人胚胎干細胞自組織
下一篇: 基因測序首次獲準用于出生缺陷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