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論文揭示癌癥的“推手”
日期:2013-12-02 09:15:03
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發(fā)現(xiàn)膽固醇的一種副產(chǎn)物像雌激素一樣發(fā)揮作用,推動了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生長和擴散。他們還證實,他汀類藥物一類的降膽固醇藥物似乎可以減小這種激素樣分子的效應。研究論文發(fā)表在11月29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
盡管這些利用小鼠模型和腫瘤細胞獲得的結果尚屬早期研究發(fā)現(xiàn),但卻是第一次解釋了高膽固醇與乳腺癌之間的聯(lián)系,尤其是針對絕經(jīng)后婦女,表明了改變飲食或是降膽固醇治療或許是減小乳腺癌風險的一種簡單和容易的方法。
論文資深作者、杜克大學藥理學和癌癥生物學系主任Donald McDonnell博士說:“許多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了肥胖與乳腺癌之間的聯(lián)系,尤其是膽固醇增高與乳腺癌風險相關,但一直以來卻不清楚其機制。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并非膽固醇自身,而是一種含量豐富的膽固醇代謝產(chǎn)物——叫做27-羥基膽甾醇(27HC)的分子模仿雌激素,獨立地驅動了乳腺癌的生長。”
雌激素推動了大約75%的乳腺癌。在McDonnell實驗室早先的一項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中,研究人員將確定了27HC在動物體內發(fā)揮與雌激素相似的作用。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著手確定這種雌激素活性自身是否足以促進乳腺癌生長和轉移,控制它是否會產(chǎn)生逆效應。
利用能夠高度預測人體內發(fā)生事件的小鼠模型,McDonnell和同事們證實27HC與乳腺癌生長,以及擴散至其他器官的侵襲性直接相關。他們還指出,當用抗雌激素類藥物治療動物或是停止補充27HC時,這種膽固醇代謝產(chǎn)物的活性受到抑制。
采用人類乳腺癌組織,研究人員驗證了這些研究。在人類組織中獲得的另一個研究發(fā)現(xiàn)是,證實了腫瘤侵襲性和生成27HC分子的酶的豐度之間存在直接關聯(lián)。他們還指出,27HC可以是在身體的其他部位生成,然后運送到腫瘤處。
論文主要作者、杜克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Erik Nelson說:“擁有越多這樣的酶,腫瘤越是嚴重。基因表達研究揭示,27HC接觸與對抗雌激素藥他莫昔芬(tamoxifen)產(chǎn)生耐藥之間存在潛在關聯(lián)。”他們的研究數(shù)據(jù)還闡明了27HC增高有可能降低芳香酶抑制劑效應的機制,芳香酶抑制劑是最常采用的乳腺癌治療。
McDonnell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人類乳腺癌表達生成27HC的酶,它們生成的這種雌激素樣分子推動了腫瘤生長。實質上是,腫瘤形成了一種機制來利用不同的燃料。”
McDonnell說,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采用他汀類藥物或健康飲食來抑制膽固醇,有可能是降低乳腺癌風險的一種簡單方法。此外,對于具有高膽固醇的乳腺癌婦女,服用他汀類藥物或許可以延緩或是阻止對諸如他莫昔芬或芳香酶抑制劑等內分泌療法產(chǎn)生耐藥。
McDonnell說,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開展臨床研究來驗證這些潛在的結果,以及確定27HC是否在其他的癌癥中發(fā)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