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Cancer Res發表癌癥研究新發現
日期:2013-11-19 10:04:20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發現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一個新亞型,證實其可提高癌細胞的侵襲力。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11月15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李宗海(Zonghai Li)研究員,其長期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的抗腫瘤生物藥物(主要為抗體藥物、靶向給藥系統及免疫細胞治療)和開發腫瘤新治療靶標。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六十多篇。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腫瘤已被廣泛深入地研究。對基因、生物化學和結構研究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更加理解了細胞生長的主要規律。細胞增殖和凋亡之間不平衡的結果導致了腫瘤細胞的無限制生長,細胞膜受體和細胞膜相關信號傳導蛋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EGFR(erbB-1/HER1)是一種跨膜受體絡氨酸激酶,該區域的激活對于癌細胞增殖、生長的相關信號傳遞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作為人類癌癥中表達最廣泛的HER家族成員,在非小細胞肺癌,前列腺癌,乳癌,大腸癌,頭頸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中都有表達。
研究證明EGFR活化引起復雜信號傳導反應開始。在不同類型的實體瘤中,EGFR有增殖和過度表達,導致下游信號傳導失控而引起各種腫瘤的形成。由于EGFR在致瘤中的獨特作用,其已經成為靶點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究熱點。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了一個天然存在且廣泛表達的EGFR亞型,將之命名為EGFRvA,證實在EGFRvA中有一段富含絲氨酸/蘇氨酸(Ser/Thr)的肽替代了EGFR 的部分C-末端調控結構域。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EGFRvA的表達與神經膠質瘤患者的組織病理學分級以及不良預后密切相關。
體內外實驗表明,相比于EGFR異位表達EGFRvA能賦予癌細胞更高的侵襲能力。進一步的機制研究證實,EGFRvA可刺激STAT3表達,STAT3轉而上調HB-EGF。相應地,HB-EGF在Y845位點上刺激EGFRvA磷酸化進而影響STAT3,由此生成了一個增強侵襲功能的正反饋環。研究人員證實,一種抑制的腫瘤抑制microRNA:miR-542-5p可以抑制EGFRvA的表達。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這一新發現的EGFR亞型是一個重要的治療診斷學分子。
下一篇: PNAS揭示凋亡基因的抑癌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