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驗證十年假說,腫瘤治療作用機制
日期:2013-11-06 09:25:26
先進的成像技術或許能夠區分哪些患者的腫瘤將會對抗血管生成藥物有反應,而哪些則不會。來自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在新近診斷為罹患危險腦癌膠質母細胞瘤的患者中,那些采用抗血管生成藥物cediranib治療腫瘤周圍的異常血管快速“正常化”,腫瘤內血流量增加的患者,相比于cediranib治療無法提高血流量的患者存活期顯著增長。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新研究的共同領導者和通訊作者、MGH癌癥中心Pappas神經腫瘤學中心主任Tracy Batchelor 說:“近期針對另一種抗血管生成藥物貝伐單抗(bevacizumab)的兩項III試驗顯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并沒有改善,而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這些患者中只有一小群將真正從這些藥物中受益。我們的研究結果還證實了,腫瘤血管正常化似乎是抗血管生成藥物提高化療和放療活性的一種途徑。”
抗血管生成藥物是通過阻斷刺激血管生成因子的功能來發揮作用,它最初被引入癌癥治療是基于這一理論:可以讓腫瘤喪失它們的血供。然而,新證據表明這些藥物是通過使通常圍繞及穿透腫瘤的異常、滲漏血管“正常化”,促進化療藥物以及有效放療所需的氧氣傳送而帶來益處的。新研究的資深作者、MGH放射腫瘤科Steele腫瘤生物學實驗室主任Rakesh Jain首先提出并隨后發展了這一假說。
2007年Batchelor領導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了證據,證實cediranib(還未獲得FDA批準)能夠在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讓腫瘤血管暫時正常化,但并不清楚這種正常化有可能對患者生存造成的影響。在過去幾年里,由Batchelor、Jain和當前論文其他共同作者領導的幾個研究小組報告稱,證實單獨采用cediranib可提高一個患者亞群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內的血液灌注,改善他們的生存。發表在今年早些時候《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利用了MGH Martinos生物醫學成像中心開發的一種稱作為血管構架成像(vessel architectural imaging,VAI)的新技術,揭示了cediranib改善了某些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腫瘤中的氧輸送。
當前研究中的患者是一項新近確診膠質母細胞瘤手術后cediranib加放療和化療臨床試驗的參與者。在試驗的參與者中,40人采用VAI和其他MR成像技術進行了先進的腦成像。盡管在整個試驗中除一人之外,所有參與者都顯示出一些血管正常化和水腫減小的跡象,然而在40個接受成像研究的個體中,只有20人血管灌注得到持續改善。VAI還揭示只有灌注改善的患者氧傳送提高。這些患者最終存活了大約26個月,比那些灌注水平維持穩定或惡化的患者多活了9個月。采用放療和化療治療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對照組僅生產了平均14個月。
Batchelor 說:“極有可能我們用cediranib獲得的這些研究結果,也將適用于其他的抗血管生成藥物。事實上,在近期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的簡報表明,貝伐單抗治療、灌注獲得改善的患者存活更久一些。盡管還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了MR成像技術有可能在未來膠質母細胞瘤的抗血管生成藥物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得到了國家癌癥研究所的資金資助,研究用這種方法進行貝伐單抗治療,我們也正在Martinos MR/PET設備中心利用組合的MR/PET技術來檢測化療腫瘤傳送和氧狀態。”
Jain補充說:“我們于2001年最初引入抗血管生成治療正常化假說,但用了十年來證實血管正常化實際上增加了腫瘤灌注,正是灌注增多而非腫瘤饑餓提高了生存。這項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正常化誘導的血管灌注增高是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受益的機制。”
上一篇: 研究:大麻化合物可以殺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