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氨酸甲基化負調節IFITM3的抗病毒功能
日期:2013-10-22 09:13:16
10月16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李斌課題組題為Negative Regulation of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 by SET7-mediated Lysine Monomethylation的研究論文。此項研究揭示了干擾素誘導的跨膜蛋白3(IFITM3)的第88位賴氨酸能夠被單甲基化,并且該單甲基化可以抑制IFITM3的抗病毒功能。同時,IFITM3蛋白甲基化程度受到了病毒感染和細胞因子干擾素的正負調節。此次研究首次發現了作為抗RNA病毒一個重要的廣譜性宿主限制性因子IFITM3賴氨酸單甲基化可以調節宿主限制性因子的抗病毒功能。
在李斌研究員、AndyTsun副研究員的指導下,單昭等研究人員利用串聯親和純化的方法純化出IFITM3復合體,并通過質譜分析鑒定出一系列IFITM3相互作用蛋白及其蛋白翻譯后修飾位點,即IFITM3第88位賴氨酸的單甲基化(K88me1)。通過氨基酸序列比對及免疫共沉淀實驗,研究人員發現了該IFITM3第88位賴氨酸受到甲基化酶SET7的翻譯后修飾調節。通過蛋白過表達及基因表達下調實驗,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了IFITM3-K88me1水平會隨著病毒感染的進程不斷上調,進而導致IFITM3抗病毒功能下降,而抗病毒細胞因子干擾素α處理宿主細胞則可以下調IFITM3-K88me1水平。本研究結果證實了病毒可以通過調節IFITM3蛋白的翻譯后修飾即K88me1水平從而逃離宿主限制因子的約束。同時,在分子病毒學研究組韓青霖等同學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發現了干擾素抑制水皰性口炎病毒(VSV)和流感病毒(IAV)的抗病毒功能受到了SET7蛋白負調節,并且該過程依賴于SET7對IFITM蛋白的甲基化修飾,該發現為宿主病原體相互作用的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這項研究得到了皰疹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組錢志康研究員等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并取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優秀青年人才領域前沿項目及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等項目的經費支持。
上一篇: Nature新文章:干細胞衰老的分子開關
下一篇: Nature:流感病毒建立感染的第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