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治愈癌癥的法寶在腸道
日期:2013-07-31 11:02:25
癌癥治療就像是用消防龍頭給室內植物澆水——有時太多的水反而會導致植物死亡,就像太多的化療和放療在殺死腫瘤細胞之前,也許就會導致病患喪命。
但是,如果病患的胃腸道保持健康的運作,就能大大的提高存活的幾率,來自密歇根大學牙科學院的副教授耿建國(Jian-Guo Geng)如是說道。最近,他的實驗室發現了一種能保持進行致死劑量化療小鼠胃腸道健康的新生物機制。這一革新性癌癥治療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雜志上。
“我們相信最終我們是有可能治愈晚期轉移了的癌癥的,這樣的話,癌癥將不再是人類死亡的原因,”耿博士說,不過他也表示這一研究結果還未在人體中得到證實。“所有來自不同組織和器官的腫瘤都能通過高劑量的化療和放療殺死,但目前晚期轉移癌癥治療的問題在于,殺死腫瘤之前無法保住患者的性命。”
“現在能通過這種方法令病患抵抗住致死劑量的化療和放療,那么晚期轉移性癌癥就能通過增加化療和放療的劑量得以根治。”
這一研究發現當某些蛋白與腸道干細胞上一種特殊分子結合之后,就能將腸干細胞用于腸道再生和修復腸道。一般來說干細胞能治愈受損的器官和組織,但腸道中所謂“正常”數量的干細胞無法補給由于化療和放療致死劑量治療后的需求。
但是通過額外的干細胞,保護腸道和消化道,那么病患就能攝取營養,機體就能完成其他重要功能,腸道內的細菌毒素就不會進入血液循環,耿博士表示。這些方面能為病患提供更多的生存幾率,直到腫瘤被根除。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50-75%的經過分子治療的小鼠能在致死劑量的化療后存活下來,沒有接受分子治療的小鼠則全部死亡。
耿博士說:“如果你能保持腸道健康,就能令病患活的更長”,“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一種方法來保護腸道,下一步就是將注射分子后,進行致死劑量化療和放療的小鼠存活率提高到100%。”
這一實驗室對這些分子:R-spondin1和SLIT2進行了超過十年的研究,研究顯示這些分子與成人腸道中的干細胞結合,能用于修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