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蛋白與銻絡合作用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3-04-25 09:29:34
銻(Sb)污染是我國重大的環境問題之一。Sb能夠通過飲用水、呼吸作用及食物鏈等途徑進入人體,并不可避免地與血液中的人血清蛋白(HSA)發生作用,從而對人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Sb對人體構成的危害程度取決于其存在形態及其與HSA的絡合強度。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潘響亮研究員團隊應用三維熒光光譜技術研究了三種不同形態的Sb的化合物(包括酒石酸銻鉀、三氯化銻和焦銻酸鉀)與HSA的絡合作用。
研究發現,上述三種形態的Sb均能有效淬滅HSA的熒光(見下圖)。熒光淬滅滴定實驗研究得出,酒石酸銻鉀、三氯化銻和焦銻酸鉀與HAS的絡合常數[Kb(×104/M)]分別為:0.02-0.07,3.55-5.01,0.07-1.08。對于三氯化銻而言,HSA具有一組獨立的Sb結合位點,而對酒石酸銻鉀和焦銻酸鉀,HSA具有多組Sb結合位點且多位點之間具有負向協同作用。綜上研究得出,HSA與三種不同形態Sb的絡合能力依次為:三氯化銻>焦銻酸鉀>酒石酸銻鉀。該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了解Sb對人體產生毒害的作用機理。
研究結果于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Luminescence上。
上一篇: Nature子刊:新型抗癌藥物
下一篇: 科學家揭示三種癌癥背后的遺傳學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