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艾滋病潛在療法
日期:2013-04-15 10:01:5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暫時地阻斷一種對免疫反應至關重要的蛋白,實際上有助于機體清除自身的免疫感染。在發表在4月12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治療如HIV或丙型肝炎等持續性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該研究小組對Ⅰ型干擾素(IFN-I)進行了研究,細胞在對致病生物產生反應時會釋放這些蛋白質幫助實現細胞間的相互對話,引導一種免疫反應對抗感染。持續性的IFN-I信號也是慢性病毒感染和疾病進展的一個特征,尤其是在艾滋病中。
首席研究人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分子遺傳學助理教授David Brooks 說:“當細胞遭遇病毒之時,它們會生成1型干擾素,觸發免疫系統保護防御,發出警報,告知周圍細胞。1型干擾素就像是了望塔的看塔人,當搶劫者試圖襲擊城堡時,他會喊出‘紅色警報’。”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IFN-I是有益的,因為它刺激了抗病毒免疫,有助于控制急性感染。他們推斷,阻斷IFN-I活性,將使得感染蔓延整個免疫系統。
另一方面,長期的IFN-I信號與許多慢性免疫疾病有關。研究小組質疑阻塞這一信號通路是否能夠使免疫系統恢復,擊退慢性感染。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Brooks和同事們給遭受慢性病毒感染的小鼠注入一種抗體,暫時阻止IFN-I活性。
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發現讓免疫系統放個假,使其遠離IFN-I,可增強機體抗病毒的能力。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緩解也扭轉了許多由慢性感染引起的免疫問題,例如抑制免疫反應的蛋白質增高,免疫系統持續激活和淋巴結破壞。
這些研究結果向以往的研究提出了挑戰,過去研究人員證實在小鼠中除去IFN-I活性,會導致嚴重的終身感染。
Brooks 承認:“我們看到的是完全不符合常規邏輯的。我們阻斷了一些對于感染控制至關重要的事物,預計免疫系統會喪失對抗感染的能力。然而相反的是,短暫打斷IFN-I信號,提高了免疫系統控制感染的能力。我們的下一個任務將會是弄清楚它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它來用于人類治療。”
論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后研究人員Elizabeth Wilson說:“我們懷疑,停止IFN-I活性就像按動了恢復按鈕。它給予了免疫系統時間自身進行重編程,及控制感染。”
Brooks說,揭示這一機制有可能為對付如HIV和丙型肝炎等病毒提供新的治療。研究小組下一階段將確定,在阻斷慢性IFN-I活性對于免疫系統的消極影響的同時,如何維持IFN-I對于病毒的控制。
此外,在同期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另一篇題為“Persistent LCMV Infection Is Controlled by Blockade of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的研究論文中(延伸閱讀:Science重要成果:將艾滋病、肝炎一網打盡),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獲得了一致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發現對于治療清除慢性HIV、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以及其他常見的持續性感染病毒包括EB病毒、巨細胞病毒和致癌人類乳頭瘤病毒,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新方法和研究方向。
上一篇: Cell亮點論文:新遺傳篩選方法
下一篇: Nature技術焦點:更好的細胞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