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疫苗研發(fā)新策略
日期:2013-01-09 09:05:54
來自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能有助于治療性疫苗開發(fā)的新方法:利用酶修飾性抗體來促使免疫系統(tǒng)細胞生成高度靶向性的強有力反應。這一研究發(fā)布在1月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種稱作“sortagging”的新方法,是利用細菌的分選酶A(sortase A)來修飾抗體使其攜帶上各種負載,如肽類、脂類、熒光基團和蛋白。在本研究中,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學家將各種小抗原附著到了一種抗體上,該抗體瞄準重要免疫細胞的表面。通過sortagging,科學家們能夠快速制備各種抗體-抗原融合物,并將這些抗原遞呈給預期靶標,當免疫系統(tǒng)發(fā)動復雜反應時則可以對靶標進行追蹤。
論文的第一作者、Whitehead研究所Hidde Ploegh實驗室博士后研究人員Lee Kim Swee說:“Sortagging非常的特異且高效。我們能夠生成50種不同的構(gòu)成物(抗體-蛋白連接物),如果我們利用較傳統(tǒng)的遺傳融合技術(shù)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Swee和同事們在一種皰疹病毒小鼠模型中測試了這一方法,將19種已知的病毒表位分類標記一種細胞特異性抗體。他們制造出了一種疫苗雞尾酒,并用其免疫了一組小鼠。隨后當接觸到這一病毒時,接種小鼠的循環(huán)病毒少量減少了10倍。
Swee 說:“這從原理上證明了可利用sortagging使抗體輕易附著上一組定制的抗原,并訓練免疫系統(tǒng)識別這些抗原。這一技術(shù)還可幫助我們了解如何更好地設(shè)計以抗體為基礎(chǔ)的疫苗。”
論文的共同作者Carla Guimaraes認為,sortagging的價值在于它的靈活性。她將之比喻為“玩積木”,因為它允許“你混合搭配”各種不同形狀、大小和功能的蛋白質(zhì)。例如,可利用這一方法將較大的綠色熒光蛋白(GFP)附著到抗體上,這樣既不會阻礙想要的GFP熒光活性,也不會影響傳送抗體結(jié)合預定靶標。
Ploegh 實驗室博士后研究人員Guimaraes 說:“想象力真的是你唯一的限制。例如,你可以利用分選酶將一種毒素附著到一種抗體上,利用抗體將毒素傳遞給特異細胞。”她指出,這種做法將是一種有吸引力的策略,可用于開發(fā)出更好耐受的癌癥療法。
下一篇: miRNA參與葉酸缺陷誘導細胞凋亡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