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醫(yī)院唱歌治療精神疾病
日期:2012-11-27 07:56:54
德國一家醫(yī)院內,大約20名患者跟著音樂治療師弗倫茨·伯溫德唱道:波波梅爾,舒舒瑪雅。歌聲越來越大,神情越來越放松。
伯溫德所在醫(yī)院位于施韋因富特的韋爾內克堡,專注于精神病、心理疾病治療和身心調養(yǎng)。
一些參與唱歌治療的患者起先覺得不好意思張嘴,低頭盯著地板,小聲哼唱,逐漸適應后開始放聲高唱,并且跟隨音樂節(jié)拍晃動手指或用腳掌輕擊地面。
韋爾內克堡醫(yī)院是德國唱歌療法協(xié)會成員之一。協(xié)會至少有14家成員醫(yī)院,奉行唱歌有益健康的理念,提倡讓專業(yè)音樂治療師帶領患者合唱以促進身心健康。
德新社22日援引韋爾內克堡醫(yī)院輔助治療部負責人保羅·施特羅貝爾的話報道,沒有人在上過一節(jié)唱歌課后扔掉拐杖,大喊“我的病好了”,但唱歌確實帶來一些積極變化。
德國奧格斯堡大學音樂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托紐斯·蒂默曼說,大量研究顯示,唱歌對身心健康都有積極作用。
“它刺激呼吸,幫助身體和大腦吸入更多氧氣,”蒂默曼說,“唱歌能增強免疫力,預防暴力,因為它能減少男性荷爾蒙分泌。”唱歌還會促進大腦分泌安多芬,“這種‘快樂激素’水平上升能緩解疼痛,提振情緒”,還能促進循環(huán),增加關節(jié)活動,減小肚腩,穩(wěn)定脈搏。
他說:“經常唱歌的人壽命超過平均壽命,而且活得更健康。”
參與唱歌治療的患者稱,確有療效。韋爾內克堡醫(yī)院唱歌治療室內,一名54歲女性患者多年來飽受抑郁、焦慮和精神萎靡之苦。她說,“自從我到這里唱歌后,生活中變得積極得多”,更自信,看待事物更平和,“此外,與一幫能夠理解我的人相處令人心情愉快”。
伯溫德說,唱歌治療中,放聲唱效果更好,唱錯也沒關系,“不少人縮在自己的殼里,在這里可以鉆出來”。他特意選擇適合各種嗓音條件者演唱的不知名歌曲。他說,參與者喜歡挑戰(zhàn)。
韋爾內克堡醫(yī)院希望,唱歌療法不僅吸引院內患者,還能吸引院外人士,打破人們對精神病的傳統(tǒng)偏見。“對我們而言,這關乎欣賞音樂的價值。我們想要展現(xiàn)的是,唱歌還有治愈作用,”伯溫德說。
唱歌療法協(xié)會希望唱歌療法推廣至家中老人、幼童和殘疾人。最重要的是,越多人一起唱歌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