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多重PCR之難(上篇)
日期:2012-11-06 07:37:01
多重PCR能夠在提高通量的同時節省樣品降低成本,它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會給用戶回報更豐富的數據。本文介紹了一些實驗技巧和商業化工具,希望能幫您輕松獲得好結果。
PCR的重要性毋庸贅述,這一諾貝爾獲獎技術的普及帶動了現代基因組學、鑒定技術、醫療診斷等領域的發展。如今,PCR幾乎是每個實驗室必備的通用技術,不過要跑好一個PCR也并非那么簡單,由于PCR反應很靈敏,PCR的效果很容易受到污染和脫靶效應的影響。我們在設計PCR實驗時須得將引物設計、反應條件和酶的選擇一一考慮周全。這一點在多重PCR中尤為明顯,因為多重PCR需要在一個管中同時檢測多個目標(通常二至五個)。多重PCR應用也很廣泛,可以用來做基因表達分析、SNP分型、STR分型等鑒定以及病原菌檢測等等。
多重PCR的反應數相對較少,所消耗的試劑也較少,是一個頗為經濟的選擇。人們往往選用多重PCR來處理臨床樣本等珍貴樣本,或者用來增加實驗通量,每個樣本所需的孔少了,那么一個微孔板自然就能容納更多的樣本。
反應體系包括模板DNA、兩個擴增引物、酶和緩沖液,一般最后通過凝膠電泳來檢測所得的擴增產物。定量PCR除上述元素之外,還需要熒光探針以便檢測反應的進行,不過就不需要進行凝膠電泳了。
從一般PCR到多重PCR,其實驗設計的難度也隨之翻倍。如果說擴增一個片段需要三條引物,那么兩個片段就需要六條,三個片段需要九條,以此類推。這些引物既不能互相結合,也不能與模板DNA上目標片段以外的區域結合。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同時檢測不同的擴增子,要么就使不同擴增子大小不一以便凝膠電泳,要么就讓它們帶上不同熒光染料以便區分。更麻煩的是,多重PCR中的不同擴增片段還會互相競爭資源,其結果是高豐度模板能夠被很容易的檢測到,而低豐度的模板徹底淪為背景。
上述困難都是進行多重PCR的絆腳石,“大多數人都嫌太麻煩了,”Life Tech的資深科學家Jonathan Wang說“有許多客戶對多重PCR感興趣,但遇到這些麻煩之后,他們都選擇了放棄,”安捷倫公司的產品經理Laura Mason補充道。
實驗設計小tips其實假如咱們迎難而上,還是有許多工具和小竅門可以幫得上忙的。NEB的資深科學家Nicole Nichols為正在設計多重PCR反應的研究者們推薦了以下五條基本原則。
原則一A:引物設計
“引物設計這一步是沒法跳過的,” Nichols說。“從一開始就好好注意細節,最終將能為你節省很多優化時間。”
她推薦引物設計得比一般稍長一點(24–35 bases),解鏈溫度稍高一點(65 °C以上),并且GC含量控制在50–60%。當然除此以外,PCR引物設計的標準規則是肯定要遵守的:保持幾對引物解鏈溫度相似、避免互補序列、避免3’端出現超過3個連續的G或C,以及以及驗證、驗證、再驗證。
多重定量PCR不能用SYBR Green等插入染料,探針法是唯一的選擇,例如Life Tech公司的TaqMan®探針或者IDT公司的PrimeTime® 探針。Bio-Rad公司的經理Keith Cockrum建議將這些探針的解鏈溫度設計得比擴增引物的高7–8 °C。“我們要讓探針先退火,”他解釋說,要不然序列就會在沒有探針的情況下進行擴增,他將這種無法檢測到的擴增反應稱為“endogenous PCR”。“這是我們想要的特異性PCR反應,我們只是無法檢測到其發光,”他解釋道。
原則一B:引物驗證
引物驗證必不可少的步驟,Cockrum建議,首先將每對引物分別在模板上進行測試,這里的模板指對照樣本,例如安捷倫公司的QPCR Reference Total RNA。可用SYBR Green熔解曲線分析引物對是否擴增出單一產物。另外還要引入溫度梯度,以確定所有引物都能起作用的溫度范圍。如果有一對引物不能與其他引物一同起作用,她建議直接放棄這對引物重新開始設計,“放棄并重新設計其實比不斷優化要好的多。”
如果要做多重定量PCR,Cockrum建議先在單重反應中測試探針,用一系列稀釋度來確定每個探針的動態區域。最后再把所有元素組合到一起,確保各自的特異性、敏感性、動態區域等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將以上都進行了論證,你就會擁有一個非常棒的多重PCR實驗,”Cockrum說。
原則二:引物濃度
Nichols推薦的第二項原則是,保證每個引物濃度都低于單重PCR中的濃度,否則“反應中的總引物濃度會就會太高”。傳統PCR反應中引物濃度為0.2 μM,那么我們可以試試0.15 μM(引物濃度范圍通常在0.05 μM至0.4 μM之間)。
上一篇: 攻克多重PCR之難(下篇)
下一篇: 廈大特聘教授:如何優化乳化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