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抗癌的潛力分子
日期:2012-11-01 07:41:28
來自法國CNRS/Inserm遺傳學及分子和細胞生物學(IGBMC)研究所和Strasbourg生物工程學院研究所(Irebs)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聚焦了一種當前被視為是癌癥治療中的有前景的新靶點分子PARG。新研究揭示出了這一分子在基因表達調(diào)控中的作用。相關(guān)論文發(fā)表在10月25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
細胞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遭受到各種壓力。其中的一些壓力可以導致DNA損傷。幸運的是,細胞可利用幾種機制來修復這些損害。DNA雙鏈斷裂是染色體遭受的一種最嚴重的損害。如果細胞要繼續(xù)分裂就必須修復這種斷裂。修復作用以最佳的方式進行,細胞就會恢復正常的分裂周期;如果損害得不到正確修復,就會導致細胞死亡或是出現(xiàn)異常引發(fā)癌癥。
其中一種修復機制利用的是poly(ADP-ribosyl)的作用。在這一機制中,一些PARPs分子檢測到DNA斷裂,引起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的poly(ADP-riboses)的合成,由此啟動損傷修復系統(tǒng)。因此如果修復正確完成這一系統(tǒng)可以充當一個“救助者”,而如果發(fā)生錯誤修復它同樣可以是損害性的。
在癌癥治療中,為了確保摧毀細胞,當前正開展臨床測試的PARP抑制劑被當做治療輔助劑來提高癌細胞對特異性化療的反應(yīng)。
在基礎(chǔ)研究方面,研究人員知道poly(ADP-ribosyl)作用機制是可逆的,并受到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 ]的緊密調(diào)控。PARP和PAPG因此似乎組成了兩個維持基因組完整性的分子。PARG靶向作用已證實可以增強遺傳毒性藥物的效應(yīng),使得這一分子成為了某些癌癥治療中有前景的新治療靶點,PARP也是如此。
然而,一直以來少有研究深入到PARG,鑒于其與PARP的密切關(guān)系,研究人員正在對它的功能開展更密切的研究。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除基因組修復功能之外,PARG還參與調(diào)控了細胞的轉(zhuǎn)錄活性。
鑒于當前在癌癥治療中對于PARP和PARG抑制劑的強烈興趣,獲得有關(guān)這些有希望的治療靶點的功能及作用模式,以及它們失效后果的精確信息是極其必要的。該研究首次闡明了PARG調(diào)控基因表達的機制。
上一篇: 雙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