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不治之癥迎來福音
日期:2012-09-27 08:07:08
兒童早老癥是使兒童快速衰老的不治之癥,而近年來的基礎生物學研究使醫生們找到了治療這一疾病的好辦法,這一好消息來自于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項藥物臨床試驗。作為一種罕見的致死性遺傳疾病,兒童早老癥至今還無法被治愈,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醫生成功利用farnesyl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FTI顯著延緩了早老癥患兒的疾病進程,該研究發表在本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兒童早老癥也稱為Hutchinson-Gilford早老綜合癥HGPS,這種疾病往往被人們形容為失控的快速老化。一般HGPS患兒會在16至18個月大時停止生長并快速表現出老年癥狀包括脫發、皮膚變薄、骨質疏松和最危險的進程性動脈硬化。十歲早老癥兒童的身體就像八十歲的老人一樣。不好令人欣慰的是,在這項新研究中,FTI明顯緩解了患兒的骨質損失和血管堵塞程度
現任NIH主管Francis Collins的實驗室在2003年通過人類基因組計劃發現了早老癥的缺陷型基因LMNA,這次的臨床試驗正是得益于此。而被評價為“缺乏目的性”的基礎細胞生物學研究將該基因缺陷與蛋白核纖層蛋白lamin聯系起來,lamin是包裹在細胞核周圍的蛋白組分。曾幾何時,這些核纖層蛋白研究專家的項目被審核小組認為既乏味又無關緊要,并由此失去了不少研究經費。但正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Goldman與其他核纖層蛋白研究者們的基礎工作,才發現了累積在缺陷型Lamin A蛋白上的標記分子farnesyl,這些分子纏繞在整個核被膜上,阻礙了細胞核中有序生成指導生長的遺傳信息。
將早老癥缺陷基因LMNA與核纖層蛋白聯系起來,使兒童早老癥正式成為了“核纖層蛋白病”的一員,這類疾病都是由看起來并不相關的核纖層蛋白引起的,其成員正在日漸增多。正常的衰老中有許多過程都與核纖層蛋白病類似,這也使這次的臨床試驗具有了更深遠的啟示。在基礎研究界發現了早老癥與核纖層蛋白的聯系后,臨床研究者們馬上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FTI來進行早老癥治療。最終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Lonafarnib上,這是一種由merck公司研發的FTI藥物,最初適用于治療腦癌的。這一藥物經過了嚴格的檢測,成人和兒童都可以安全地使用,但它對于其原本的腦癌靶標效果并不好。不過,在這次為期兩年半的臨床試驗中,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醫生用這種藥物大大改善了二十六名兒童早老癥患者的病情。
上一篇: Nature子刊:撥開基因組的迷霧
下一篇: Cell發布表觀遺傳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