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腫瘤生長的一個新假說
日期:2012-06-05 07:58:23
抹掉整個基因簇的大規模基因變異在癌癥中是常見的,盡管人們對它們是否實際上驅動著疾病的發展仍然不清楚。新的研究表明,這些被稱作半合子局灶性缺失的突變確實會促進細胞的增生,因為其影響的基因組區域富集著腫瘤抑制性基因。人類的腫瘤充斥著重組、清除、放大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一系列基因的基因組改變。確定在這許多改變中有哪些在癌癥中起著致病性的作用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半合子局灶性缺失——它首先會影響某些染色體區域并導致一整組相鄰基因的一個拷貝的喪失——尤其令人困惑。Nicole Solimini及其同事在這些缺失中尋找具有癌癥相關性屬性的基因。他們發現了多個對增生進行負面或正面調節的“停止”和“開動”基因。半合子局灶性缺失似乎所針對的是具有相對多數的“停止”基因及相對少數的“開動”基因的“基因島”。Solimini及其同事提出了一個“基因島假說”,該假說提示,有這些缺失的細胞也許更有可能增生并產生腫瘤。
上一篇: Cell評論:腫瘤生活史
下一篇: 吳朝棟JBC揭示“健康”的肥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