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張大腦皮質圖譜
日期:2012-04-04 08:35:22
由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和和VE圣地亞哥醫療系統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基于遺傳信息成功繪制出了第一張人類大腦表面圖譜。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3月30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不同于其他的大腦圖譜是基于生理學或功能對大腦進行分區,新圖譜根據遺傳信息將大腦皮質大致分成了幾個部分。這一遺傳圖譜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新工具用于研究和解析大腦工作機制,尤其是參與基因。
“遺傳學對于了解各種生物現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文章的共同資深作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放射學、神經科學和精神病學教授William S. Kremen說。
文章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精神病學系博士后研究人員Chi-Hua Chen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大腦的遺傳基礎,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形成和發揮功能的,然而可以利用獲得的信息最終改善疾病和功能障礙的治療。”
人類大腦皮質是指包裹在大腦外側的神經組織層。溝和回是皮層最為顯著的兩個解剖特征。皮層有些區域向內凹陷形成為“溝”的解剖結構。溝之外向外凸出的區域稱為“回”。人類大腦皮質的厚度約為0.08-0.16英寸。大腦皮質包含多層相互連接的神經元,對記憶、注意力、語言、認知和意識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圖譜均是根據細胞結構——組織或功能的差異來繪制大腦。雙胞胎研究(Vietnam-era Twin Registry)是目前正在開展的一項關于認知老化的縱向研究,其中部分研究經費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收集了來自雙胞胎研究中406名成年雙胞胎的核磁共振成像(MIR)的遺傳信息,基于這些遺傳信息獲得了這張新的大腦皮質圖譜。
“我們非常高興獲得這張新圖譜,并希望利用這張圖譜幫助我們了解VETSA參與者正在發生的大腦結構和意識功能的年齡相關性變化,”NIH下屬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Jonathan W. King博士說。
該圖譜繪制出了雙胞胎大腦皮質表面不同位點間的遺傳相關性。這些相關性代表了共同的遺傳影響,并對大腦皮質進行了遺傳分區。“該遺傳圖譜的模式揭示它具有神經解剖學的意義,”Kremen說。
此外,Kremen還認為這一遺傳大腦圖譜或許對開展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科學家們具有特殊作用。
上一篇: Cell、Nature:染色體碎裂與癌癥
下一篇: Cell:miRNA與心血管疾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