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膽固醇藥能遏制阿爾茨海默氏癥發展
日期:2012-02-07 08:35:40
日本福井大學醫學系近日宣布,該系講師濱野忠則等研究人員經實驗確認降膽固醇藥物匹伐他汀能減少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癥等癡呆癥的有害蛋白質,遏制疾病的發展。
阿爾茨海默氏癥又稱早老性癡呆癥,患者通常會有記憶障礙等癥狀。醫學界認為,這是由于在控制記憶的大腦海馬區等部位的腦神經細胞中,磷酸化的Tau蛋白不斷蓄積,導致神經細胞遭受破壞,從而引起記憶障礙。
濱野忠則等研究人員注意到,為治療血脂異常癥而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的患者,很少有人患阿爾茨海默氏癥。他們利用人體細胞進行實驗,確認降膽固醇藥物匹伐他汀能抑制使Tau蛋白磷酸化的酶發揮功能,從而減少磷酸化的Tau蛋白。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有近半數的癡呆癥患者罹患的是阿爾茨海默氏癥。目前仍沒有根治藥物。
濱野忠則認為,除阿爾茨海默氏癥之外,匹伐他汀還有可能用于治療其他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荷蘭科學雜志《老年神經生物學》的網絡版上。
上一篇: Cell:“雙面蛋白”的分子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