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J Hepatol文章解析脂肪肝病
日期:2011-12-29 08:54:30
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在母系肥胖影響后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產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論文 “Accumula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lipogenesis in the liver through generational effects of high fat diets”于2011年12月在線發表于國際肝病學著名雜志“Journal of Hepatology”(2010年影響因子9.334)上。
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凌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的黃昆教授為這篇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前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機理和治療以及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理和治療研究。后者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糖尿病相關藥物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種肝內貯積的甘油三酯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但無過量飲酒史的臨床綜合征。其病變主體在肝小葉,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為病理特征。NAFLD后期會由于血脂紊亂、胰島素抵抗等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并引起肝硬化,甚至發展成為肝癌,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存質量。近年來,NAFLD發病率在我國及世界范圍內不斷攀升,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臨床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探究了母系肥胖對后代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發生的傳代性影響。首次揭示了在同等高脂食物喂養條件下,與肥胖母親和正常母親的雄性后代相比,祖母和母親都肥胖的雄性后代的肥胖程度和非酒精脂肪肝病變都有顯著性加重,其胰島素抵抗和瘦素抵抗也更加嚴重。而對其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表明持續高脂食物喂養可以導致子代肝臟中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傳代性下降,而這種表觀遺傳的傳代性改變可以使得脂肪生成以及內質網應激在子代中傳代性積累。脂肪生成的增加和不能被緩解的內質網應激共同導致子代傳代性脂肪肝惡化。
由于人類社會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優越生活條件,有著豐富的飲食選擇。因此,高脂飲食的影響(營養過剩)不僅是對一代人的影響,而將對今后數代人都有著影響。現在,母親肥胖對其子女的影響,以及可能存在著的傳代性肥胖加劇的現象已日益受到醫療界和研究人員的重視,并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近年來,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癥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癥的患病率急劇增加,強烈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其致病機理卻不明確。本項研究對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機理提供了全新解釋,并指出了新的治療和干預方向。
上一篇: Nature:將轉移瘤掐滅在萌芽狀態
下一篇: 情緒對神經的影響研究登PNAS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