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Science文章解密卵子精子結合關鍵分子
日期:2011-09-05 09:11:16
來自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美國密蘇里大學,香港大學李嘉誠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人類卵細胞上的關鍵糖分子SLeX,破解了人類新生命誕生的第一步,也將為治療不育癥提供新思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倫敦帝國學院的Anne Dell教授,以及密蘇里大學的Gary F. Clark教授。第一作者之一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楊樹標博士。
據報道,在人類卵子的受精過程中,卵子表面的一系列特殊糖分子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精子頭部的蛋白質與這些糖分子完全匹配后,精子和卵子的表層才開始綁定,隨后二者開始合并,精子開始向卵子內部釋放DNA,卵子也就開始受精。但在綁定“前戲”發生時,哪類糖分子或者糖分子組合最關鍵呢?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對195顆來自瑪麗醫院病人捐贈的受精失敗卵細胞,研究分離出卵子的透明帶,并透過質譜儀分析透明帶的成分,結果發現,透明帶上超過七成聚糖是SLeX。
之后研究人員又分別在精子及透明帶加上SLeX抗體,測試比較發現,這抗體令能夠與卵子結合的精子數目,大幅減少七至八成,由此首次證明,SLeX聚糖是精卵結合過程的關鍵物質。
目前全球有一成半育齡夫婦遇到不育問題,當中大約一成半個案,男性的精子正常,但也未能令女性的卵子成功受精。這項發現有助進一步研究不育成因,預計未來兩年可初步應用于生育診斷,幫助不育夫婦。
Anne Dell教授表示“我們發現的這些細節填補了對受精知識理解的空白,我們希望能最終幫助那些目前還沒法生育的人群”。楊樹標也表示,醫學界對精卵結合理解仍未足夠,暫時難以全面解釋不育原因,今次研究結果讓醫學界進一步理解自然受精過程,但未確定SLeX聚糖與受精機率有直接關系。研究隊將繼續研究,相信兩年后可將研究結果初步應用于生育診斷。
下一篇: Science最新專題:合成生物學